立即捐款

民族主義是壓迫本國人工具

原刊於2010年10月4日《蘋果日報》論壇。

被扣查的四名日本人三人已經被釋放,另一人仍被拘留。被扣查的理由是該四名日本人擅自進入河北省某軍事管理區並對軍事目標進行非法錄像。一方面不明白為甚麼四名日本人那麼容易進入軍事區域?另一方面,最近因為釣魚台事件有中國漁民被日本扣押,在這段敏感時間除了國家領導人出來告訴全國人民,中國是有骨氣的民族外,同時,卻又發生了四名日本人被扣押的事件。中國傳媒作為黨的工具,對拘留四名日本人事件大加報道,絕對是出於對撞船事件中,中國船長遭扣押的外交角力。

如英國政治學者William Callahan認為,中國是以強化國民的不安及國恥感來增加國民凝聚力的。而傳媒便是營造國恥感的重要工具之一。

運用國恥營造悲情

早前,溫家寶說的一句:「中國是有骨氣的民族。」充份表示了中國政府運用國恥及民族自尊來營造悲情。其潛台詞是「只有同

氣連枝、同仇敵愾對抗外敵才可保護民族尊嚴」。國恥式的民族主義的基礎並非理性,而是一連串的自卑又自大,失控時有可能把對外不滿的悲憤轉化為對政權的不滿,所以玩弄民族主義是危險「兩刃劍」的政治遊戲。

國家擁有高效率的政治反應能力,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當中反映了國家對法律執行有很大的詮釋權。法律沒有清晰的定明到底何為軍事機密?而在軍事區域前是否有清晰的標示?四名日本人的審訊過程有甚麼人知道?社會上不見有人討論這一些問題。到底是因為民族情緒已經蓋過法治精神?還是大家已視這類事情是理所當然?其實以二戰思維來考量中日關係,絕對是出於無知及愚昧。中國要崛起,除了要有「骨氣」外,還需要有世界公民的視野。還有一點更重要,中國國內還要有注重民生的問題。

利用外敵穩定政權

中國國內強拆的新聞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自焚的個案。韓寒在博客〈保住非法字符〉說:「如果你自己還有甚麼保不住的,先把自己的保住再說,不要操那麼前的心(指釣魚島)。」而且表示保釣魚島事件其實是政府黑臉、白臉式的形象工程,保釣還要看領導的態度。沒有錯,當自己腳下的土地也保不住時,在十萬八千里外的領土問題已經不再重要。

在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去解決民生問題時,只好訴諸「更重要的外敵」問題。「外敵」到底是存在於現實還是幻想中不重要,只要大家相信,便可達到穩定政權統治的目的。原來現行民粹、國恥式的民族主義打擊的對象並非日本,而是國內廣大的中國人民。雖然看見了身邊的人被壓迫了,自己不是既得利益者,甚至也受到損害,但還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大家是在民族大義下犧牲了「小我」。因社會的旋律比個人的音調重要,儘管你發出的是生命的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