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番禺南郊開辦了間餐館的緣故,那兒還是在發展中的地段,很有小鎮風情。沒有太多的高樓和大型商場,餐館後是個小小規模的花甫,淡淡青草味;左是只有在早上才人頭湧湧的街市,叫賣聲此起彼落;右則是一些賣日用品的小商店,進去沒有機械式的「早晨!」,帶點怠懶氣息的「嗨!」更加重了鄰里的情誼。
使我注目的是餐館附近一間三層的書店。我喜歡讀書,也喜歡看人讀書。三樓是我最愛逗留的地方,賣小說和史哲類。在放學時間,這層十之八九的都是學生。當然小說是最受歡迎的,然而文史哲不乏支持者。他們有些是將自己的書包放在地上,然後坐起來看書,一看便是三數小時,店員也不多扞擾。但我留意是有些同學會在離開前,將書放在別處,這是很奇怪。後來好奇的問問店員,這位老實卻不起眼的店員說,這個地方不太富裕,也沒有圖書館,但好些學生是支付不起買書,基於好學或是消閒,他們放學後便將書店變成了圖書館。將書放在別處,就是怕給人買了。這些學生若不是太吵,或破壞書藉,他們也甚少去騷擾他們。他補充,這些學生需要出路,總不能在這裡捱窮,我們不可以給他們甚麼發展空間,最多只讓他們安靜讀書,或許就是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吧。坦白,這番說話是讓我驚訝,在於出自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員。
這是孟子「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社會的寫照,反映出社區之間的凝聚力。在此背後,不禁想香港現時熱切推行通識教育,訓練學生批判思維,於是社會出了一系列又一系列的思考法書藉,但是在沒有文化境背基礎之下的批判法會站得住腳嗎?清末洋務運動,提倡「洋為中用」「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失敗是在於只拿了西方的方法論,卻忽略了之前文化發展的歷程;漠視了源自中國的思維,只握著所謂的中國儒道文化核心,忽略了發展的結果。歷史的教訓我們須記住,沒有了文化基礎,批判只是虛火,成效也只是表面,即是現時很多人指的「吹水」。反觀這群內地學生,雖不能代表內地多數情況,但他們鐘情閱讀文化書籍,透過閱讀久而久之加深了文化的底力,有了自己的信念,才能夠才作深而廣比較批評。始終,學批判目的是為了成就學生未來,缺不是見了人家有批判思維,便順手拈來。不知自己從何處來,如何能認真本源了解自己該向哪裡走?這群內地學子若能持之以恆,十年後廿年後,前途將不能估計,因此我擔心我們的孩子,未來會是面對怎樣的競爭者。
有說規劃一個地方要先建立道路,吸引投資。我想發展一個社區素質,書店是小不了的。
(刊於蘋果日報 3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