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工業大廈需要的是「美化」,還是「活化」?

工業大廈活化政策美其名是為加強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但是稍加留心不難發覺活化計劃的得益者卻非本土藝術創意人才,而是極具生意頭腦的地產商賈。原因很簡單,此處的「活化」並非去維修保養殘舊工業大廈,卻是指「美化」:將它們以文化之名化粧成為高檔的消費品 ,SOLO正是一例。4千元的尺價,對於無數的藝術工作者可謂觸目驚心,面對這個叫價不得不反思工廈的活化,究竟是為了吸引已經早已享譽國際之主流藝術團體進駐香港,抑或是去培養本地的文化產業,甚至關注那些主流圈子以外,充滿生命力的非主流藝術?答案十分明顯,一如西九龍的策劃,政府鐘愛和關注的是前者,而非本土佳品。這是很悲哀的,因為一個自誇國際都會,卻只懂得跟隨主流文化的城市,和欠缺深度思考能力和改變現況的夜郎並無二樣。

工廈活化和目前內地的藝術熱潮並非無關。近幾年期,藝術品風頭正盛,不少當代作品皆以天價成交,而且還有很多藝術村發展得極具規模,直接帶領了地區發展,比如聞名遐爾的北京藝術園區、宋庄藝術村等皆成了旅行必到景點。向來短視的特區政府被這股價值天文數字的藝術風吹得頭昏腦脹是可理解的,但是將藝術文化村的概念,在忽略其歷史發展維度下照辦煮碗地移師香港,欲在藝術熱中欲分一杯羹卻是可笑和無知的。

暫且放下藝術村是否遠離藝術本身的問題,以宋庄為例,這裡的緣起正是一群沒有能力支付城市高昂租金的藝術家,在城郊自發製造一片天地的故事。城郊村屋與空置工廠一方面提供了相宜的價格,使藝術工作者能夠毋須為保頭上之瓦而形合大眾口味,只須專心個人創作之外,另一方面貧乏地區本身同樣是創作動力之源,畢竟創意源自強健之精神,總是在物質生活貧乏之中才能得到造就。宋庄給予的啟示是帶動藝術文化村崛起的應該是藝術創作者自發的行為,而非政策的推動,更不應該是來自官商利益糾纏不清的政府之手。

如果文化及創意產業是香港長遠發展定位,那麼真的務請政府摘下短視和唯利的眼鏡,聆聽業界的意見,重新檢視藝術文化政策,確保香港不單止有能力招來國際創意藝術團隊,更是培養本土文化人才的土壤。否則,怕只怕空折騰後,甜頭吃不了,還拖累一群願為藝術獻身之朋友一起焦頭爛額,再次成為國際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