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公評級被罰停賽

大公評級被罰停賽

上星期五中國証監會公佈,限令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大公)暫停業務一年,期內不得承接新的評級業務,並要更換不符條件的管理高層。

中証監指,大公與關聯公司公章混合互用,內部管理混亂;大公也為多家企業提供評級服務的同時為同一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有違獨立原則;而且,部分高管人員及評審委員會委員資質不符合要求;個別評級項目底稿更被發現資料缺失,模型計算存在數據遺漏等。

中証監所指出大公的問題,可以説是泛蓋了大陸不少企業的管治情況,不算是新聞。但除了管治問題,大公「被罰停賽」亦反映了中國財資市場的問題。

中國四大評級機構業務主要集中國內,它們一直壟斷國內人民幣債券評級,原因很簡單,因為政府不容許外國機構獨立參與。內地機構如大公等能夠獨大,就如騰訊、亞里巴巴等,説穿了只是因為在受保護的「市場」運作。

以信貸評級來説,一向以來投資者(包括內地及國外)都質疑國內機構所授評級的合理性;評級不合理,即代表發債企業信貸質素與債券價格可能出現錯配;投資者,尤其外地投資者,便較難作合理投資及風險承受的判斷。

財資市場與網購、通訊市場不同,政府如果想真正「開放」及「攪活」債券市場,單靠什麼債券通或開放其他投資渠道是不足夠。中國政府可能也終於想通這問題,去年底公布放寬海外評級機構在內地運作必需要與當地公司合資的運作模式。據報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也準備不同程度的進入中國市場。這次重罰大公,也反映政府有改善市場的決心。

另一方面,官方、民間常常喜歡説中國有外人不理解的情況,有「中國特色」。每次中國主權評級被國際三大下調,中國、香港官員都會説是「外國勢力」的偏見、別有用心等等;又常愛講要用中國標準,所以要有本地的評級機構,潛台詞是「你要賺我錢就要跟我規則」。

如果想債市真正開放吸引投資,這種「大爺」論調是在幫倒忙。轉過來看,要人家投資「攪活」你的市場,就不能只用自己標準硬套在人家身上了。説到底,中國企業違約案例(包括有中國特色的政府企業違約)愈來愈多,但現時國內債券發行人97%都以中國式標準被評為AA或以上,你信嗎?此種扭曲的市場,你會投資嗎?

思言財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