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應港人港地作者梁文新——這是「人禍」不是「災難」

回應港人港地作者梁文新——這是「人禍」不是「災難」

圖:蘋果日報

拜讀在《港人講地》題為《災難當前 可否少一點涼薄?》一文,然而拜讀後,觀點是一貫以偏概全,一貫的邏輯謬誤。說白點,這篇文從一開始已經是錯誤,因為天津危險品倉庫大爆炸,及曼谷四面佛炸彈爆炸,兩者根本都是「人禍」,而不是「災難」。

另外,曼谷四面佛炸彈爆炸,有兩名香港人不幸遇難,然而在該事件中,恕筆者孤陋寡聞,從未見就該事件有任何涼薄的留言及反應在社交媒體出現。未知該作者將曼谷炸彈爆炸混為一談,是有何企圖?若是藉兩名港人遇難及名人「泰國通」胡惠沖義助傷者一事而乘機刻意賣弄情感消費的話,那此舉比文中所指網民的「涼薄、惡毒」更加低莊,不值一談。

文中指「香港的網絡文化,催生了一批涼薄的網絡暴民,平時已動輒上綱上線,網絡欺凌,更指今次更刻薄惡毒,是「人性盡失」」。然而,文中對那些持相反意見的網民卻形容為「網絡暴民」,似乎也不見得很高尚,再者,且看此文的部分留言,何嘗不是催生了一部分涼薄的「網絡暴民」,盡是向不同意見的人士進行人身攻擊的留言,甚至「人性盡失」的留言。

怪別人涼薄前,請先反省自己國家幹過甚麼好事?

別忘記,當年內地地震天災,香港人慷慨捐出去的善款最後用了去哪裡?原來是用不得其所,有需要的災民都得不到應有援助,那些捐款及物資最後被地方貪官囤積圖利,讓官二代富二代用來炫富,甚至被用作製造豆腐渣重建工程。更甚的是香港政府更強調「血濃於水」之名淪為籌款機器,強行將納稅人的錢,捐助給內地受災地方政府,當中真不敢想像幾多捐款落入那些地方貪官手上。好了,最後呢?內地人還是有錢來港自由行消費,繼續以那些不可一世的態度來港甚至去其他國家耗用資源。這不是冰山一角,也不是個別事件,是大多網絡傳媒都曾報導過的事件,有圖有片有真相。所以,今次部分香港人在天津大爆炸一事有這樣的反應,是可以理解,因為香港人過去已經被某些中共背景的慈善機構賣弄及消費情感利用得太多,欺騙得透,還可以叫人對中國內地有信心嗎?

而且,天津危險品倉庫大爆炸,歸根究底都是因為政府城市規劃無道,更無視市民反對,強行將危險品倉庫放近城市地區,加上發生事故時,當地消防灌救火災時明知入面全是化學品,不用化學泡沫滅火,仍然用水灌救,才引起化學作用而引致這樣嚴重的爆炸。說到尾,這都是因為賣弄政治而引致的「人禍」。即使曼谷炸彈爆炸,都是因為懷疑維吾爾族人為報復泰國政府將一百名維族人遣送回中國,激起不滿而策動襲擊,這不是牽涉政治而引起的「人禍」,又是甚麼?

傳媒報導災難或事故 仍須尊重事實

所以即使現在外間有挑起兩地矛盾或政治攻擊的反應,始作俑者都是這個國家自己惹返來的,傳媒都只是從中報導事實出來,是對事實的專重,只要涉及長遠的公眾利益的就應揭露出來,而不是因為災難就刻意煽情,將事故的內情及責任刻意淡化。《港人講地》貴為網絡媒體之一,基本新聞報導的「原則」似乎都沒有學懂,似乎還要放下離地身段向主流網絡媒體討教討教。

發生重大事故固然不幸,但不幸還不幸,還是要查找事件源頭,追究責任,避免下一次的不幸。為事件受害者深切哀悼只是口頭禪,但深切這個字背後意思,是包括反省。然而,中國要到何時才學懂這個意思?

後記

執筆後的第二日,得悉另一個網媒《香港G報》大字標題報導曼谷四面佛炸彈爆炸中不幸遇難的兩名港人,其中一名死者的母親為前警隊高級督察,引來兩名「黃絲」在網上留言幸災樂禍,《香港G報》為此更點名兩名「黃絲」進行起底及狙擊。

筆者姑勿論這兩名「黃絲」的言行是否恰當,畢竟他們都有他們的言論自由的權利,他們只需要為他們自己的言行負責。但《香港G報》在這方面的報導不但有欠中立,更有煽動仇恨及鼓吹網上欺凌之嫌,這顯然不是作為中立的網上傳媒會做的事。當然,眾所周知,《香港G報》從來只有一邊的政治立場,不會同「中立」談得上,然而,為了政治立場上的角力及狙擊,而不惜將不幸事件繼續發酵,其實間接向死難者家屬灑鹽花,那種心態同他們口中那兩名「黃絲」又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