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即捐款

中國人權:中國主辦冬奧突顯國際奧委會漠視人權

中國人權:中國主辦冬奧突顯國際奧委會漠視人權

國際奧委會決定授權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公然無視中國政府最近對人權律師和維權人士的規模空前的鎮壓,以及中國水資源短缺已經達到危機水平的事實。這一決定將進一步損害中國最弱勢的群體,同時也將削弱國際奧委會還剩下的公信力。國際奧林匹克界現在必須要好好照照鏡子,問一問這將會把什麼樣的人權代價和環境成本強加於中國民眾身上。

國際奧委會做出這項決定,正值中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不斷惡化之際。自7月初以來,在全國各地23個省市有260多名人權律師和維權人士被中國當局拘留、訊問或被失蹤。同時,國家控制的媒體開動宣傳機器對人權律師進行抹黑和詆毀,指控人權律師和維權人士是「重大犯罪團伙」的成員。到目前為止,仍有30人被監禁、被監視居住或被失蹤:其中一些人被指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或「尋釁滋事」;一些家庭成員,包括未成年的孩子,成為打壓對像,遭到威脅恐嚇。當局對中國社會這些保護公民權利和司法制度公正的主要行動者的打壓,引發了國際社會各界的嚴重關切——許多國家的政府、聯合國專家、許多國家律師協會和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紛紛發表聲明或呼吁。國際奧委會在評估過程中無視中國正在發生的鎮壓行動,決定讓中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無異於是在蔑視在抗爭第一線的中國人權捍衛者所做的努力和犧牲。

此外,授權中國舉辦冬奧會幾乎可以肯定,將會使中國已經存在的嚴重缺水的狀況更加惡化,特別是舉辦冬奧會所在的北方。2014年,根據聯合國的報告,中國北方每年人均水資源只有200立方米——而這只達到了國際標准的五分之一。然而,中國在申辦冬奧會時聲稱,對於人工造雪設施,賽區能夠確保充足的水資源供應,「人工造雪不會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國際奧委會在評估報告中承認中國的水危機,指出:「中國北方遭受嚴重的水緊張,北京—張家口地區變得越來越乾旱。」報告還進一步說,它認為北京既低估了人工造雪的用水量,又低估了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的回收量。然而,今天的投票結果表明,北京的可憐保證最後讓奧委會滿意了;因為北京保證說:我們有能力依靠人工造雪,將會完全符合所有對雪的要求。

中國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它可以完成難以置信的「壯舉」,令人印像深刻,或許主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也會如此。問題是:這樣做,付出的人權和環境代價會有多大?

(本聲明獲中國人權授權轉載,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