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Alex Leung
1989年6月4日,清晨六點,香港人有幾個睡得沉穩?4月15日胡耀邦去世之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就有大學生集結,追查胡死和「官倒」關係,由於新聞升溫,市民生活焦點大都集中在天安門。
看見坦克車碾來碾去,步槍、機槍射來掃去,火光熊熊中,有人投擲石塊,高喊「自由 自由」(以卵擊石?不,以石投坦克!螳臂擋車)。這時,他拿出直行的稿紙,舖在桌上,寫下「偉大的星* 再見」,信報將文章登在內頁頂端。
* 星字是一個空心的星形,象徵它空洞無物
文稿寄出,今天要出殯。老兵真會選,躺在棺木裏,六四火化,告別紅塵,完美地、完整地走完世上的路。老兵年輕時,曾學織染,大概是實業救國。九一八後的三、四年,投考黃埔軍校,從此,校訓「親愛精誠」服膺一生。
有一年,委員長蔣中正在廬山辦軍官集訓,上級派老兵帶領一隊弟兄擔任衛士,得以近距離侍從十天,對校長的軍人本色、領袖風範認識更深。翌年十二月下旬,「西安事變」,舉國震動,中央有主張轟炸者,老兵自告奮勇,願組敢死隊奔往營救,準備出發之際,調停成功,「國共第二次合作」*,死士任務,自動結束。
* 蔣被挾持,毛共大喜,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無奈史太林堅信無人可代蔣委員長領導抗日的主帥地位,命令中共必須和平解决,周恩來急急斡旋,共軍乃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張學良自願隨蔣返首都南京。「國共合作」第一次,中共党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在孫總理而言,壯大勢力,在共方而言,則為寄生。第二次即此時,名為「共赴國難」,實際仍是寄生,而且百分之百成功。
老兵南來,素志不改。花甲之年,每年雙十國慶,必率團赴寶島臺灣,自身雖忠黨愛國,但從未向稚子強硬灌輸,意識型態並不僵化。曾撰文比較兩岸之別:
一、比主義,三民主義對共產主義
二、比生活,來去自由與限制出入
三、比人性,精神獨立與物質至上
老兵彌留之際,「李鵬不下台 我們天天來」的北京單車隊,呼嘯街道,歡樂遊走;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反對動亂」一出,大學生不但不乖乖回校,更滙流成二十萬,天子腳下的臣民,也沿途百萬人送水贈糧,忘記了恐懼。因斗,老兵安心逝去,天佑中華!
@ 屠城日?達姆彈加機槍坦克,「暴民」能反抗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