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記憶之戰】審查機器下挽救六四記憶

【記憶之戰】審查機器下挽救六四記憶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發大量北京大學生和市民走上街頭悼念胡耀邦。集會蔓延至自全國省市,數以十萬計學生和工人上街呼喊民主改革。直至六月四日那一夜,中國解放軍在北京天安門暴力鎮壓集會人士,造成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死難者。

中國領導層多年來對八九民運的歷史諱莫如深,從來沒有就當年鎮壓決定作出獨立調查。內地歷史課本上無記載八九民運,大部分大陸學生從沒有聽過此事 。至於中國互聯網牆內,六四仍是輿論禁區,每年六月初,網上平台和維權人士均面臨龐大的壓力。

為紀念六四三十週年,香港大學的微博視野(Weiboscope)及多倫多大學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首次合作,透過電腦程式,披露多年來被中國輿論機器屏蔽、欲罕有地保存下來有關八九民運的網上內容,敘述這段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民主運動及其被強行刪除的歷史記憶。

中國如何審查社交平台上的內容?

中國針對社交媒體的審查制度稱為「行業自律」,即公司須為其平台的內容負責。各媒體平台為履行政府頒布的審查規例,往往須在技術及人力資源上方面上投入大量成本。若平台無法遵守有關規例就會被罰款,甚至被吊銷營運執照。「自律」是政府對私營機構採取資訊管理問責的一種手段。

雖然罰則明確,但規例禁止的議題卻定義模糊,常具爭議的罪名包括「宣傳邪教、迷信」,「散布謠言」及「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此外,每逢中共舉行重大活動時期,政府就會對社交媒體加大的審查壓力,以確保各平台上的內容合規。嚴厲的審查系統常導致公司因不清晰如何遵守規例而過度自我審查。

至於社交媒體平台則採取不同手法,管制廣大網民在平台上發布的內容,包括通過過濾系統自動偵測及屏蔽敏感內容,以及通過審核團隊手動標記禁制信息。

如何記錄社交媒體審查?

社交平台要審查網民在平台上發表的信息,主要依靠機器自動過濾及人工手動刪除。目前有兩種自動屏蔽文字及圖像的機器過濾系統,一種於客戶軟件進行審查,而另一種則在伺服器進行內容過濾。兩種過濾系統亦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以窺探審查內容。

伺服器審查意思是指,所有審查是在程式伺服器上進行及儲存。如果你使用的通訊軟件受到伺服器審查,那麼你的每條訊息都傳送到伺服器,伺服器會檢查該訊息是否含有敏感詞或圖像,若偵測到敏感內容訊息便會無法傳送。要量度伺服器端應用程式的審查制度需要設計可能被禁止的關鍵詞及圖像樣本,把要測試的樣本傳送到伺服器,(例如在聊天軟件上傳送或搜尋關鍵詞),觀察傳送結果(看看有沒有傳送或搜尋結果)。這種伺服器審查如同黑箱操作:你輸入聊天訊息,然後看看訊息是否被接收到或被過濾,但你無法看見黑盒(伺服器)裏面如何審查信息,也無法獲得完整的敏感詞及圖像列表。當下中國熱門社交媒體中使用伺服端審查的包括新浪微博及騰訊微信。

客戶軟件審查是在個人用戶的應用程式裝置中進行審查。社交平台在應用程式內置關鍵詞列表,在用戶的信息傳送之前用作判別信息是否包含關鍵詞。如果用戶的信息含有列表中的關鍵詞便無法傳送,因為審查規則和關鍵詞包含在應用程式的代碼之中,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逆向工程蒐集該軟件上觸發審查的完整的敏感詞列表。自2011年,公民實驗室一直通過逆向工程研究客戶軟件審查,研究對象包括微信,網絡直播平台和手機遊戲平台。

除了關鍵詞過濾在訊息發佈前將其封鎖,內容也可能在發佈後被移除。微博視野在2011年已經開始整理新浪微博移除的帖文。微博視野利用電腦程式追蹤超過五萬個擁有大批追隨者且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微博帳戶,以及一批隨機抽樣用戶。程式定期檢視帳戶並下載所有新帖文。如果程式重新到訪帖文然後顯示錯誤訊息「沒有權限」後退回,該貼文會標記為「被審查」。2019年的首季,微博視野已經收集超過810,000,000個微博貼文,當中超過700,000個貼文證實了在發佈後被審查。

六四:在中國百分百被審查的事件

在不同平台上,微博視野及公民實驗室的研究均指出,六四是持續多年無間斷被封鎖的主題。

從2012年至2018年間,微博視野收集到約五萬四千條於每年6月1日到4日被審查的微博刪帖,研究團隊再抽取當中有相片的刪帖,逐一核實是否與六四有關,得出結果共1,256條附相片的刪帖,當中不少微博在發表後半小時內被刪去。現時,只含文字的帖文則未納入研究範圍。

微博視野將被審查的帖文分成五個主要類別:集體敘述和反論述、紀念、報導丶譴責及回應當前政治壓迫。

04171
在1989年4月15日,曾協助領導中國脫離正統馬克思主義的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逝世,成為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示威的催化劑。(來源:微博視野)

儘管內地網民早已預料到貼文會很快地被審查,他們仍然在每年6月發佈貼文悼念六四事件。中國媒體用戶巧妙地利用他們的創意,以廣泛的形式及演講表達他們的紀念,例如暗號、圖像、漫畫、二次創作、文獻和照片。很多用戶發送點燃蠟燭的表情符號去紀念鎮壓事件。

對於很多微博用戶來說,天安門鎮壓不只是歷史上的悲劇,更是一個年年月月訴說歷史的爭鬥。根據微博視野數據顯示,「坦克人」是眾多被刪微博中最常提及到的歷史時刻。團隊找到數十款不同的坦克人二次創作,例如一個抗爭者獨自面對一行香煙盒子、黃鴨仔玩具、書本、標誌、電腦滑鼠、更甚是北京的空置街道,可見訴說歷史真相是對曾經歷六四事件的人尤其重要。

04172
一條被審查的微博帖文顯示出被黃色橡膠鴨子取代坦克的坦克人創作。(來源:微博視野)

時至今天,中國審查制度仍以生硬的形式抵制六四,每年六月上旬的網絡言論打壓無疑是標誌性的警示。微博視野發現,一些看似無政治指向性的關鍵詞例如「今天」,「昨天」和「明天」都被刪除。很多用戶為表示抗議,會把收到的系統警告的截圖再發上微博,表示他們不能發佈或搜尋上述的三個關鍵詞。因此,分析有關六四被刪帖文能夠作為量度公眾情緒和對於現今政權怨恨的測量指標。

04173
根據有關的法律及政策,「今天」的搜尋結果不能被顯示。(資料來源:微博視野)

在關鍵字列表中,公民實驗室發現不同應用程式和公司有不同的關鍵詞,可見政府當局沒有就關鍵詞列表作出統一的界定。儘管有些字眼沒有觸及屏蔽底線,公民實驗室自2009年起研究所有應用程式有關六四的關鍵詞,並收集了總共3,237個關鍵詞。在有些情況中,六四關鍵詞在應用程式中成為封鎖內容的重要部分。在YY收集的黑名單當中,其中一個中國最著名的網上直播平台,六四佔據90%相關的關鍵詞,YY將當中的32%列入了黑名單。

被審查的字眼涉及廣泛主題,包括89民主運動的歷史里程碑(「絕食請願」,絕食抗議是學生在抗議期間希望喚起當局關注的行動),政治家(「八九鄧小平」,運動期間中國最高領導人)和學生領袖(民主運動領袖王丹,八九民運中傑出的領導者)。

這些字眼展現了表達六四的創意手法例如以數字形式(89VIIV),同音字(陸4,在中文字上陸與六的讀音相似),以及參考暗號(兒童節過後三天,中國兒童節在六月一日慶祝,即6月4日前三日)。

關鍵詞亦包含六四事件的紀念活動,例如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週年紀念,當中有燭光晚會(維園燭光)。

被審查的歷史

為紀念六四三十週年,微博視野及公民實驗室將會發布被審查的歷史,一系列被中國媒體封鎖的圖像和關鍵詞的帖文。

所有微博視野發現被封鎖的六四相關帖文,在其網站InstagramPinterest上作公開閲覽,由公民實驗室收集所有六四被列入黑名單的字眼都可獲得,可以作為GitHub上的閲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