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國大陸在翻譯教宗新聞時的無知與馬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于4月2日晚上在梵蒂岡辭世,終年八十四歲。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已經連續幾天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在那裏徹夜爲教宗祈禱。這兩日來我能接觸的世界性媒體集中報道這一事件,然而,在中國大陸,這宗新聞却是非常不起眼,而且相關的翻譯還錯誤連連。

例如Pope John Paul II,中國大陸的主管翻譯的部門一直堅持使用錯譯“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從這幾天中國的報道來看,這個翻譯的錯處實在非常嚴重。

首先Pope這個職位不應該譯爲教皇,因爲對讀聖經的教徒而言,他們的King是在天上的。

其次,天主教與基督教新教的中文翻譯源頭幷不一致,聖經中的John是指John the Baptist,基督教新教叫施洗者約翰,天主教叫若望,這大概從利馬竇時期便已經這樣譯了。同理,Paul的譯法,基督教叫保羅,天主教叫保祿。讀聖經四福音也可能會發現,天主教版本與基督教版本連Mathew與Mark的譯法也不同。羅馬天主教的最高領導人居然用“約翰保羅 ”這是宗教常識上的荒天下之大謬。

第三,最難讓人接受“保羅二世”。應該搞清楚,John Paul II是一個完整的教名,就像和尚出家也有法號一樣,像“達摩”或“慧能”。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名,所以不能簡化爲Paul II,就像“達摩和尚”不能簡化爲“達和尚”。這幾天中國的傳媒中經常見到這樣一個詞“保羅二世”(保祿二世,Paul II),不能不說是對天主教徒的極大不尊重。因爲保祿二世是另一位在15世紀時的教宗,與新聞中所說的若望保祿二世是完完全全兩個不同的人。

以筆者所瞭解,中國大陸的翻譯機關對于聖經名詞的翻譯是沒有嚴謹地查證聖經的不同版本及天主教和新教的一些區別,類似的情况經常出現。例如同一新聞中,教宗房間外的St. Peter Square就居然被簡單地譯爲“聖彼得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