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政府 : 市民集資興建「新居屋」(二)
「新居屋」: 環保創新樂安居‧持續發展復可行
1.資金來源
- 市民集資 : 每人最少夾$10000至$50000元,目標3億(即約1萬人集資)
- 借錢或募捐 : 向市民募捐(多少不拘)、向良心富人(仍有的,最近報紙都有報導)及海外關心香港的港人借錢或募捐,目標2億
- 所有借款或捐款不會補貼買樓人士,日後借款要歸還,捐款用於慈善或可持續發展的用途
- 由會計師及核數司監管資金的使用
2.土地來源
- 舊區重建 : 現時有大量舊樓,我們跟舊區業主商量,重建前租地方安置,重建後讓他們在新樓安居,總好過被強拍
- 向政府要地 : 一些本來規劃了起居屋或夾屋的地及其它合適的官地
- 無須動用郊野或填海 : 其實還有許多方法提高住宅單位供應量,例如 香港仍有三萬多個私人住宅空置單位,只要推出物業空置稅或炒賣物業稅等,這些單位就可以供應市場;又例如有很多公屋寬敞戶,可以安排他們搬往較細單位,騰出大單位給其他公屋申請者;我還想到放寬村屋興建的層數,由三層轉四層,這樣便大大增加住宅單位供應量。我在此申報我沒有任何鄉村物業,亦不是原居民。
3.如何興建
- 成立「新居屋協會」、「良心地產公司」及「良心建築公司」
- 關心市民的政黨、社區組織、環保組織、關心社會的建築師、工程司、律師等專業人士、有份起樓無能力買樓的建築工人等協助興建
- 興建簡樸實用及環保的單位就可以,不需要豪華的裝修
- 如果在樓宇中撥出幾層起都市農場(vertical farm)則更好,因可令空氣流通,減少屏封效應,又可以增加糧食供應及就業,一舉數得!着重環保,使用環保裝修物料,盡量使用再生能源,減少家居廢物(例如廚餘可用於都市農場)。這些都是唯利是圖的地產發展商不會做的,令香港的建築師無法發揮創意,只可以建造屏封樓。
4.誰可居住
- 有份集資、無物業的本港居民,例如本來符合申請居屋或夾屋的市民到時可以抽籤
- 抽不中的等下一座樓落成再抽(因為賣了第一座樓後就會有盈餘起第二座樓),雖然都要排隊,但相比政府推出的房屋政策,應該較快上樓及價格較合理
- 視乎盈餘,部份集資者如未能買樓可以取回集資的資金
- 已買樓的人士可選擇取回資金或讓資金繼續保留,以支持繼續建樓,幫助其他人。
5.樓價的訂定
- 不會補貼市民,只會按成本價加上合理利潤賣樓,令建屋計劃可持續推行。
6. 不可炒賣 : 只可將「新居屋」賣回「新居屋協會」,以便其他合資格人士申請
7. 擔心夾的錢化為烏有?
- 風險是有的,但是用$10000至$50000去爭取一間合理價格的單位(如200萬),無論如何也比數年後用高價買偽豪宅化算(如400萬);「可能」失去$10000至$50000和「一定」失去$2000000兩者,你會「點揀」?當然關於錢的問題,一定要謹慎處理
- 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去做,不停的討論、申訴、示威是浪費時間
寄語諸君 : 置業安居靠自己‧齊心協力莫延遲
我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政黨或組織背景的普通小市民,眼見這個社會民不聊生,小市民無法安居,為了捍衛我們以及下一代的住屋權利,故大膽提出這個「新居屋」構想。現在是時候讓有識之士開展這個計劃,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大約兩三年後就可以有一座「新居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