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用大腦「思維」

user posted image

有小友問:「基督教的方言是否異端?」
方言屬基督教五旬節派系的靈修體系,
在基督教的靈恩運動中,
也有很多的支派有說方言的宗教經驗。
聖經第一次出現方言,
是在耶穌復活之後,
「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
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
當然,
在基督教不同的支派中,
對方言都有不同的解釋。
有的說聖經中所提及的方言,
僅是只一種新的言語。
不過,
靈恩運動是被基督教體系納入的,
並非異端。
其實,
在文藝復興後的世紀,
科學和理性思維的倡盛以後,
任何宗教都產生兩極的矛盾,
究竟是純理性去理解經典的義理,
抑是從宗教經驗中去體認其中的奧義。
這是文明對宗教的一種衝擊,
以使宗教的「神話」部份被一部份人看成「喻意」,
期望當中提及的「超常」部份轉化成理性體系的隱喻作用。
這對宗教來說是一種「倒退」。
最普遍最具「破壞」性的流行首位,
莫過於大家常掛在口邊說的:「一切宗教殊途同歸,都是導人向善。」
這是將宗教在世界中流傳所衍生的「副作用」,
卻一直被看成是宗教的本體。
為甚麼會這樣流行?
就如上述所說,
每個受文明洗禮後的文明人,
都一邊看到科學的震撼及為世界所矗立的理性圖騰,
另一方面卻仍對宗教有所訴求及期望塵世以外另有出路,
以此寄望減消生活上的苦痛。
從這兩種矛盾中,
大家習慣在兩者間尋求一種平衡,
而創作出:「一切宗教殊途同歸,都是導人向善。」
嗯,
這真是偉大的傑作,
充滿理性的智慧,
又不否定宗教的存在,
不過,
從此宗教就成為「神經分裂」的病患者,
在一種自我矛盾中營營役役。
從另一方面,
這也許是宗教在科技倡盛理性主導的世界中求存的唯一方法。
為甚麼宗教導人向善這句話會誤導大家對宗教的本質呢?
因為我們是用文字符號思維去運作,
我們日常的字義中,
每個字都是一種指向,
是與非,
黑與白,
善與惡,
每個詞都有相反詞,
當我們提「善」,
這個「善」是與「惡」相對的,
而且這裡所提的「善」「惡」是道德層面的「善惡」觀念,
宗教並不僅為「服務」道德層面而存在,
現今普遍宗教為了召攬教眾,
都只從道德層面去講說,
當然,
這涉及到存亡及市場學的問題,
故此,
真正的宗教修持,
都只好藏身於宗教的內部,
基督教的梁燕城博士就曾感慨過:
「現在我們道德地說,
信眾就道德地聽。」,
現在,
你深入神學院,
深入宗教的內閣,
或是閣下「慧根」充滿,
才可接觸宗教的本質。
神學院對原罪的解釋,
就非一般基督徒能接受。
佛教對「涅槃」的解釋,
對大部份信徒來說是一場信仰上的「浩劫」。
禪宗的名言:「不思善,不思惡,正是么時。」
正好彰顯宗教的原貌,
擺脫文字符號的對立,
就是那個當下,
我時常對新學佛的朋友問:
「一公里等於幾多公升?」
他們準會遲疑了一秒,
因為我在愚弄他們的語意邏輯,
而在這一秒的思維「踏空」,
就是沒有文字思維的「神聖時刻」,
那裡沒有「善」,沒有「惡」。
任何宗教的念誦、方言、持咒,
都是以一個非常用語言的方式,
去切斷我們「賴以維生」的符碼思維方式,
而去體驗另一模式的「大腦運用」,
一種不用大腦「思維」的模式,
原來,
大腦不只可作文字思維,
它可以另一方式運作,
佛教稱為「觀」,
一種沒有文字思維的「思想」,
有大部份佛教徒誤解「觀空」是一種無為,
那就只停留了在「定」的層面,
定是去除腦中的符碼文字基制,
觀才是以另一種「思維」方式運作。
現在大家看到我用「思維」這個字作講解,
就可看出文字習慣及局限性,
如果我不用「思維」,
大家不會明白,
但相信大家都意識到,
這個「思維」已與我們日常所用的"思維"有別,
在這裡,
只是一種權宜,
一種方便大家理解的「代替品」,
佛家說的「善」,
基督教的「罪」,
亦是此種情況下的「用語」。

user posted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