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三跑環評開審 環團促否決 批保育白海豚措施無效

(獨媒特約報導)環境諮詢委員會今日開始公開審議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的環評報告,是日會議先討論中華白海豚生態、漁業、空氣質素、噪音等問題,報告一旦獲通過,工程將可隨時上馬。多個環團包括香港地球之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環保觸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綠色和平及綠領行動於會議開始前,向環諮會環評小組主席遞交請願信,批評報告粗疏,低估工程對於噪音、臭氧及白海豚的影響,要求環諮會謹慎把關,勿淪爲橡皮圖章。會上機管局提出額外措施減少對白海豚影響,但環團認為成效不大。

獨媒記者原擬進入會議廳旁聽,但環境局及環保署高級新聞主任陳玉玲以空間有限、只容許主流媒體進入為由,拒絕讓獨媒記者内進採訪,多名主流媒體攝影記者亦被拒内進。

環團遞請願信 促否決環評報告

會議開始前,多個環團到場請願,要求環諮會嚴緊把關,否決報告。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席陳錦卓表示報告錯漏百出,希望環諮會為香港的空氣、海洋及海豚把關。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保護經理李美華指海洋方面的問題,政府應該好好把關,特別就海豚的補償方案。李美華指出報告建議於施工完畢後方興建海岸公園以補償中華白海豚生境,是「錯時間錯地點,先破壞後保育根本沒用」。她又指機管局提出的緩解方案與港珠澳大橋工程使用的方案「有8至9成相似」,而方案明顯無效,海豚數量至今大量下降,批評機管局無誠意。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代表亦稱,海豚數量於過去10年間急速下降6成,已面臨頻臨絕種的危機,絕不容忽視。

綠色和平代表指出興建第三條跑道會增加香港的碳排放量,而環評報告明顯低估碳排放量。環保觸覺代表則認為現時兩條跑道足以應付需求,機場資源未用盡,無必要興建第三條跑道。

機管局提額外措施護海豚 環團批成效不大

環諮會環評小組今日就三跑環評報告舉行首兩節會議,討論的範圍包括中華白海豚生態、漁業、空氣質素、噪音影響。餘下兩節會議將於本月13日及18日進行。

三跑工程填海650公頃,破壞瀕危中華白海豚的生境,環評報告建議「先施工,後保育」,於2023年完工後設立海岸公園作為補償,機管局指海豚「聰明」,會於工程結束後回來,環團及專家質疑此説法,恐工程加速海豚絕跡於香港水域的危機。是日會議中機管局再次表示有信心工程不會對白海豚造成太大影響,又提出4項額外措施:於海岸公園設立前,限制海天客運碼頭的快船交通量;為大嶼山西南面水域制訂中華白海豚/海洋生態保育管理計劃;進行有關中華白海豚在香港其他水域夜間活動情況的研究;進行及支援有關在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保育策略的研究。

李美華認為這些額外措施成效不大,部分措施與保育海豚更沒有明顯的關係。對於每日交通量限制,李表示只限制海天客運碼頭的每天99架快船,不限制每天總共可達200架的其他船隻,如珠江碼頭客運船、漁船、興建三跑的工程船,實際上沒有顯著減少交通數量。李美華又表示早於2000年已經有類似的海洋生態保育管理計劃,但著重於研究、觀察、教育,過於表面,如是次機管局提出的計劃與2000年沒差別,成效將不大。

漁業、空氣噪音污染爭議未除

會議討論的漁業、空氣質素、噪音影響亦備受爭議。大嶼山以北水域是捕漁業的重要水域之一,三跑工程於該處填海,將直接影響捕漁業。環團又認為擴建三跑會為香港增加每年至少1,2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令本港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增加4成。

在噪音影響方面,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曾指南跑道於夜間會處於備用狀態及調整飛機航道,避免在夜間飛越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但環團認為方案沒有太大幫助,沙螺灣居民一直受到嗓音滋擾,而且噪音亦對中華白海豚有影響,海上的工程船和海底工程令海豚難以以回聲偵測距離,擾亂牠們的判斷。

P1017085-crop

獨媒被拒採訪 「非主流媒體不得進入」

獨媒記者原欲進入會議廳旁聽會議,於記者登記處登記時,環境局及環保署高級新聞主任陳玉玲突然指場地空間有限,只容許主流媒體一名記者進入採訪,獨媒記者及多名攝記亦被拒内進。

記者詢問當局早悉有大批記者採訪,為何不安排較大的會議室,陳只回應已經安排了大的會議廳。主流媒體記者亦與陳交涉,質疑為何攝記不能進入,表示是如無攝記在場就不能報道新聞。陳解釋記者席只是轉播室,觀看電視轉播會議,並非會議現場,即使攝記内進亦無用。

記者:Zoe Chan、鍾麗
編輯: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