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諮詢期首階段已進入最後二星期,筆者在這四個月的諮詢期一直全程參與及關注,由初期的業界焦點小組、所有三次的公眾論壇、立法 會事務委員會的討論,和數不清那麼多的各界論壇,由業界、青年和學生、新聞媒體、宗教、人權組織、政黨主辦的都有。在整個過程中有很多深刻的體會,今天在 此分享一下。
諮詢期的上半部分,尤其是政府在各界別焦點小組收集意見時,雖然有不同意見,但似乎算是較能聽到一些具體的關注點,或對諮詢文 件內的問題和建議較針對性的回應,甚至負責諮詢工作的官員也主動地要求業界和各界別,就個別較少人關注的重要部分多提出意見,但當諮詢步入下半場,氣氛就 完全轉變了。
簡單地說,諮詢已經變得感性,甚至偏離了原本就法例和相關的執行和教育的範圍、條例要討論、爭辯的細節,很多積極發言表達立場 的團體和人士,根本沒有就諮詢文件內的現行機制、建議措施和各參考問題作出了解或提供具體回應。理性討論欠奉,卻大聲疾呼地打擊對方立場,先發制人地把對 方妖魔化。這種情況出現,不能歸咎於傳媒,而是部分團體的計劃和策略之內手法。
簡化議題突出感性
上 星期五晚在尖沙咀舉行的最後一場公眾論壇,人數也是最多的,有機會發言的很多是家長,也有年青人,意見仍然是不一致的,但以能抽到發言機會者來算,要求加 強監管的居多。保守勢力在諮詢中的策略是簡化議題,在諮詢文件內的法律、技術和執行問題以外創造道德議題,保護兒童沒人會有異議,甚至說色情資訊對兒童有 害也很少人會完全反對,也最易得到廣泛感性支持,再加上以現身說法「講故事」方式爭取同情,蘇錦樑副局長也表示近期收到了不少這些感人信件。
簡化議題另一手法是誤導,多次在公眾論壇上有市民要求不可廢除條例,但諮詢是修例,不是廢除,文件中最接近的只是審裁處應否廢除,這執行問題,危言聳聽說政府可能廢除條例,色情物品「無王管」,是容易爭取認同的高招。
然 而,缺乏了的正是這些道德關注,與真正兒童怎樣才得到最佳保護和發展,究竟有什麼相互關係的科學驗證。有人在論壇甚至說公眾展示內衣或避孕套廣告也屬色情 泛濫的例子,「為什麼要給我看見?」怎樣解決不是他們的責任和問題,早前在公眾論壇就有人大罵「政府高官收十幾萬人工什麼也沒做」,策略性地避開理性討 論,怎樣解決是別人問題,民粹碰上道德主義,結果也許就是如此,「道德高地」就是我指你做。公眾論壇中也有人說,「中國人古時說父母官」,所以,我不懂、 不管也不是錯,能不能也不用理,全是父母官的責任。聽者心寒。
從公眾論壇的不少反智言論,幸好還有香港的年青人,令筆者仍然看到希望曙光。 筆者周六與蘇副局長出席了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論壇,百多名青少年學生就他們進行了的意見調查分析和討論,是筆者出席過眾多討論中較有質素的,更肯定是最有 「心」的。這些年青人首先嘗試探討淫褻及不雅資訊的定義是否清晰、審裁處的判決標準,這些是絕大部分最積極發聲的家長不提的重要先決了解問題,筆者尤其欣 賞年青人願意主動討論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特別是如何「在互聯網上防止青少年或兒童接觸淫褻及不雅資訊」,而他們最多人支持的仍然是「加強宣傳教育」。
然 而,不可不提的是筆者觀察香港年青人就此議題,相比之前筆者在本欄提及一些就過濾互聯網對美國中學生的研究,雖然比較不算很科學性,但似乎香港學生仍然較 多討論色情之害、如何監管較好,甚少像美國學生主動要求更多自由,甚至否定監管的需要和效益。不知道這是中西文化差異,還是教育制度使然,但相信香港教育 制度不利批判思維發展,是頗明顯的,這是唯一較為令人擔心的。
多疑過慮的家長
筆 者在此要引述英國社會學教授和著名作家富里迪(Frank Furedi)去年出版的兩本書:在《多疑過憂的家長》(Paranoid Parenting),富里迪認為事事過分緊張和保護的家長,已經傷害了兒童,以及家庭本身,每天家長接收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面對各種威脅的資訊,已經不 懂如何教育出有自信和有想像力的下一代。《有牌擁抱》(Licensed to Hug)則指出過多以保護兒童為名的標準和措施,已令隔代關係惡化,在家庭和社會中猜疑和恐懼的氣氛其實令兒童面對更大的危機,富里迪建議停止愈來愈多的 管制,建議教導兒童,授權他們發展得更自立。
在 YouTube 上大家可以找到《Did You Know》這段流行短片,在其第三版中提到這事實:「《紐約時報》一星期的內容,比一個十八世紀普通人一生所見的更多。」在這資訊爆炸世代,人類科技和社 會的發展,有誰有能力讓時光倒流?要真的保護下一代,是讓他們看不見、聽不到,還是要訓練他們的分辨能力,終身受用?反過來說,要管要禁,只是自欺欺人, 其實不用技術專家告訴我們有沒有可能。
但筆者補充,這並非代表對兒童不管不理,反而我們成年人要停止利用兒童作藉口,推動自己的道德理念甚 至其他利益。例如在互聯網管治群體中,近年海外趨勢是業界與關注兒童福利的團體,與政府、家長、學界,甚至媒體合作,從反色情這道德主導題目轉向真真正正 地只講保護兒童的可行方案,「家庭線上安全學院」(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e)就是這樣的機構,這才是幹實事,而非借題發揮。
諮詢至今,筆者認為關鍵問題絕非「色情危害」這些主觀道德觀念(可惜不 幸客觀社會事實是太多人肯買這些資訊的報刊等),真正的關鍵問題是我們是否認同把道德決定權放在官方和政府手中,是否接受有道德警察。但在現時缺乏理性討 論細節,過分意識型態的回應主導下,若然政府以重量而非重質地點算諮詢的回應,保守道德主義者必然「勝出」,政府不能只數算這些不反映「沉默大多數」的較 極端聲音,否則後果恐怕非常嚴重。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