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個被指通街大小便的民族的背後

一個被指通街大小便的民族的背後

瑞典電視台在9月21日晚間在《瑞典新聞》(Svenska nyheter)中播出一支長1分半的「宣導短片」,內容中女主播提醒陸客不可隨地大小便、如廁後要記得洗手等,更可惡的就是做了一個「禁止大便」的標誌,明顯地指中國大陸人通街大便,這些都引發大陸官媒和民眾不滿。

這次瑞典的做法,相信是回應之前的酒店風波,一件被歪曲的新聞更上到外交層次,並指控瑞典警方行為粗暴,更認為瑞典這個國家是歧視中國人,看來瑞典政府真的有心靠害。但又令人想到,中國大陸人通街大小便引起國際關注。瑞典方面是受到預期的網上攻擊,但始終不低頭。

在大陸,很多兒童是不懂自己去選擇在那個地方如廁的,是要靠著父母帶領他們到那處他們就到那處。事實上,現今在世界各地,隨便在街上大小便的大陸人無論是什麼年紀都有,但都是以兒童的多。因此,你要他在街上大小便,他們就只有依從你的指示去做。

大約三十年前,曾經就讀過一個兒童成長學的課程,這個課程也帶給我很多有關兒童成長的知識,當時,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如何處理兒童的大小便。一直以來,都記不起是那一位名家的研究和論述。最近在網上查到,原來是來自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兒童在1到3歲的是「肛慾期」或者是「肛門期」,跟住要說的當然是關於人的大小便。

原來兒童在出生到大約一歲左右,是不懂得忍屎和尿,他們若果要排就排,因此,家長經常都會帶備的了「尿布」,讓他排了之後就更換和清理就是。根據專家所言,這種做法必須在一歲之後有所改變,用你的方法去教他如何發出「急」的訊號,那你就帶他到一個適合大小便的地方去大小便。當然,這樣是有一個過程,在外國和部份香港長大的家長,都懂得帶他們的孩子到洗手間去大小便。久而久之,兒童就會明白到,他們要大小便的地方就是廁所。

並不是每一個兒童都有這樣必然地懂得如何解決,課程另一個課題就是談到和壞習慣有關,很多兒童的父母並不知道讓孩子發出急的訊號重要性,總讓他們想排就排,所謂賴屎和賴尿。原來根據犯罪學的統計,很多罪犯都有賴尿的習慣,主要是他們在兒童時,沒有受到教育去發出急的訊號來要求得到正常的小便。因此,久而久之,就有著賴左就算。當然,較多的都會在睡著時賴尿。

當年,監房的臨床心理課對罪犯所作的統計後,得出來的結論是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罪犯是有賴尿的習慣,部份更賴到很大年紀,這個統計數字是得到了確認。原來,一個人若果是有賴尿習慣的人,是有犯罪傾向,主要是一種任性和倚賴的表現和態度,希望香港的父母留意這一點。從實際的例子我是看過,一名犯人賴尿賴到十歲,大半生都在監獄渡過。

再看今天的中國大陸人,不論是什麼年紀都可以隨時大小便。根據我所讀過的犯罪學中所提到,對於不懂處理大小便的人,性格會是吝嗇(孤寒),頑固,倔強,和不講道理。然而這些性格都會在大部份犯人身上找到。再想想今天中國大陸人,在這方面是表露無遺,當然,這個是研究數字,沒有真實的個案可以提出。

曾經和一些大陸親友談論過這種情況,他們都以懷疑的態度,主要他們都不會接受這些西方的心理學家的研究,他們還是堅持不要讓孩子急壞。話說回來,這樣的說法真的不知道香港的家長會不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