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常到街市買菜嗎?有些人不喜歡街市,因它擠迫,濕滑,嘈雜;但亦有人會認為街市的貨品較新鮮,小販也較超市職員具人情味。花園街大火重新引起社會各界對小販行業的關注,為更了解小販這傳統行業,我來到香港其中一個最古老的街市——嘉咸街街市,並和在嘉咸街開業幾十年的義記菜檔Christine和「老闆」(他丈夫)詳談。
由一個草根愛情故事講起
採訪前看了藝術組織影行者製作的紀錄片《嘉咸.女情》,片中主角正是Christine。影片講的是一個港式的草根愛情故事:Christine開始和「老闆」拍拖時已在義記幫忙,至今已二十多年。結婚、生子、兒子長大、有自己的事業,Christine都沒有離開義記和他的「老闆」。影片中的Christine,看起來雖已不年輕,但一言一行仍充滿著對生命的投入和熱情。至於「老闆」,從小已在義記工作,奶奶過身後更繼承「牌位」,當家立戶。「老闆」較沉實少言,相對於活潑開朗(看過影片就知這可是很貼切的形容)的Christine,一動一靜,一柔一硬,倒是匹配。片中的Christine和「老闆」,沒有甚麼山盟海誓、海枯石爛,但每天一起踏實地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互相扶持,卻比任何言語上的承諾更具威力。
片中出現的還有Christine的姐姐和「老闆」的姐姐,他們亦近乎不收工資在義記幫忙,幫助親人,「義無反顧」。加上街坊鄰里,影片中的義記,就是由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充撐起來。
從影畫跳回現實
從影畫跳回現實。現在是傍晚,我站在義記菜檔前。可我面前的義記,已不是《嘉咸.女情》裡,Christine口中「八九民運那年開始租用」的幾百尺鋪位,而是一個『3x4』(尺)的小牌檔。自零七年市建局公怖重建嘉咸街一帶(即H18重建計劃),一些商戶被迫搬遷,有些不獲續租(有冇錯?),有些則像義記般,被迫「大檔搬小檔」,不能像以前般擺放多款貨物。現時這個檔位,是《嘉咸.女情》拍攝後搬往的。除了較舊檔位細小很多,義記的新檔位是露天的,若天雨或打風生意便很受影響。
採訪當天臨近歲晚,各家庭忙著準備團年飯,義記的生意理應很忙。但我站在義記前近一小時,卻沒有見到很多人客。說不上冷清,但卻有點單薄。
眼前的Christine和「老闆」,無論外貌神態,均和影片中的沒兩樣。片中的Christine和「老闆」有種泰然的氣質,外在環境怎變,仍能安然地做自己的本份的感覺。現實的Christine和「老闆」,亦保有這種氣質。只是後來,他們談及生意和「釘牌制」時,也不禁流露一點愁。
風光不再
Christine說義記最風光的時候,在排檔後面有一個鋪位,前後相連,售賣超過二百多種菜。City Super 有賣的,義記基本上也有。那時的義記,每天要向幾十間餐廳交貨。單計批發的收入,可能已經比現在的總收入多。現在,義記供貨的餐廳卻只剩一間。
「開始沒那麼旺是大概四年前(註:公佈H18那年)。附近的寫字樓和一些經濟比較好的家庭相繼搬走,這裡變成老區。很多習慣放工會來買菜的白領,和本區的中產家庭走了,顧客減少了很多。另外,街市的鮮肉檔減少了,亦令很多本來需要買菜的人選擇到其他街市購物。街口開了佳寶(連鎖超市),更搶了不少生意。
雪上加霜的釘牌制
因為租不到後面的鋪位,現時的義記不能提供太多種的貨物,加上政府立例規定小販排檔只能佔用3x4尺的位置(這時老板插嘴:「瞓教都3x6啦!」),花園街大火後更嚴格執法。他們根本沒辦法放太多的貨在檔位,變相減低了競爭力。現在他們只好要批發商每天分時段上貨,每次上小量,賣完再上。但檔位太小,有時難免違規。現政府擬收例,三個月內違例六次即會釘牌,以後擺檔更是要提心吊膽。Christine說著,不禁愁容滿臉。
街坊情不變
談著,有一看似茶餐廳伙記的青年拿了個發泡膠碗來,Christine不忘跟他微笑寒暄。Christine看也沒看就拿裡面的東西來吃。好奇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鄰街燒味店拿來的炸核桃。(我不忘試食。剛炸好沒油溢味,好食!)Christine說,義記剛搬新檔位時,未想到辦法安置存貨,燒味店便「仗義」讓他們暫時存貨。
Christine說在義記工作二十多年,最開心的是有一班關係很好的街坊。每天見面問候寒喧,街坊有時候會買他們早餐茶點,有位街坊搬到沙頭角了,也會每年回來一次去探他們。附近的其他檔位,雖然和義記是生意競爭的關係,但沒有敵意之餘,朝夕相對更令他們感情好得像一家人。
政治學家普特南(Robert Putnam)曾提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所謂『社會資本』是指實質資本(如金錢)和人力資本外的第三種資本,簡言之就是社區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絡,和維繫這關係網絡的『互相信賴』(mutual trust),是一種可類比於金錢的資本。我不反對普特南的講法,但我認為這種講法太「冷」了。我想對Christine而言,街坊的意義倒不是資本
資本,和街坊的感情,更是讓他努力工作二十多年的原因。
理想中的嘉咸街
美國作家珍。雅各布(Jane Jacobs)在1961年出版的著作《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裡提出,一些在都市規劃者看來沒有用的或只有單一用途的單位,其實可能有很多非正式的用途。例如書中有一個關於街角糖果屋的例子:「(店主)正在招呼四一公立小學的小朋友上學過馬路,過去他們一直這樣做,因為他們覺得有必要;他們借了一把傘給一個顧客,同時借了一塊錢給另一個顧客;他們幫人保管兩串鎖匙;替隔壁的鄰居代收包裹,因為他們出遠門,不在家;對買香煙的年輕人說教;給人指路;幫對街的鐘錶店代收一隻送修的手錶,因為錶店比較晚開門;跟一個在找房子的人解說附近的房租行情;傾聽鄰居訴苦,並設法安慰他。」可是都市規劃者很多時就是缺乏這重視野,總是認為連鎖超市、有冷氣和電梯的街市就是好,卻忽視了這些非正式的用途。
我問Christine對將來的期望?她說其實不用政府做什麼,她們自己可以搞「旺」嘉咸街。自H18起,政府希望透過重新規劃搞「旺」嘉咸街,但很多設計,卻被批評為閉門做車。箇中因由,或許就因為政府政策思維上的盲點。
Christine說,在嘉咸街很多東西都沒有賣,很多老顧客都改去別的街市了,當然很難「旺」。如果政府能減少管制,放寬「3x4」的限制,讓她們有多點位置存貨,就能賣更多不同種類的產品,嘉咸街就能更有生氣。
訴完一輪苦,Christine又展露了她那帶點稚氣的笑容。大概有過人生閱歷的人,較懂得以笑面對困苦。
後記:十年才出一買手?——揀菜小貼士
Christine說,認為菜品質十分重要。賣的是好菜,客人自然會回頭再光顧,有麝自然香,做廣告的錢也省了。義記更是第一批拿蔬菜統營處品質保證認證的。這大概就是義記的「企業理念」。因此採訪過後,我也不忘向老闆偷師,學學怎樣買好菜。那知老闆一語驚人,說買菜難,要留意的項目很多,所以是「十年才出一買手。
老板也不吝「過」我幾招:他說第一是要看那菜有沒有反光,有反光的多數是好菜;然後如果菜柄呈圓形也多數是好菜,呈三角形或方形的就沒那麼好;葉與葉之間的距離也要長,距離短的就是說那棵菜是老菜。老板更說,真正懂買菜的買手是不用左挑右挑的。因為真正懂買菜的買手只需看一眼,就知道哪些是好菜,哪些是壞菜。
採訪:阿釘、若離
編輯:Denny、葉寶琳、朱凱迪
(原文刊於2012年3月21日的《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