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科技探討系列】全民皆拍的共監視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Surveillance versus Sousveillance, by Stephanie, Age 6.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3.0)

CODE4HK博客除了公佈社群動態消息,也邀請社群成員投搞探討科技及公民社會的關係)

攝錄科技的普及,提供管控的便利,政府機關、民間機構、商戶以至民宅都廣泛安裝攝影機作保安用途。另一方面可攜式、佩戴式的輕型攝影機的平民化和流動通訊,諸如智能手機、Google Glass 、行車攝錄器等等,則讓一般民眾也能夠以自己的角度,隨時記錄以至直播身邊發生的事(例如突發災難的現場、車廂乘客的不當行為)。我們無可避免曝露在鏡頭下,同時也舉起鏡頭捕捉他人。我們已步入一個共監視時代(Age of Co-veillance)

Surveilliance vs Sousveilliance

共監視(Co-veilliance)由Surveillance和Sousveillance兩個概念構成。 Surveillance一般指器材固定在建築物,以從上俯瞰的第三身視角進行的攝錄。而Sousveillance 器材由當事人手持或佩戴,從參與者的第一身視角進行的攝錄。另一種從權力層級的看法是,Surveillance是由權力構關或管理者的監視,Sousveillance則是參與者(監視對象)的監視。

大至恐怖襲擊、小至社區安寧,Surveillance 對防止犯罪和搜證都卓有成效,以至天眼幾乎無所不在。面對國家安全的大義及犯罪率下降的確實數據,單以保障私隱為由去限制監控攝錄機的使用往往顯得無力。被監視者主動拍攝為自己發聲,甚至反過來去監視監控者,似乎是更積極有效的做法。由此推展,以拍攝去監察當權者──逆向監視(Inverse Surveillance)是Sousveillance 其中一個重要範疇。現實例子包括:

  • 2007年加拿大魁北克一場示威中,警方被揭發派遣警察假扮示威者當中製造衝突。警方起初否認,但群眾拍攝的片段清楚拍到蒙面肇事者穿著警靴手握石頭。[2]
  • 2011年尼日利亞大選,民眾以手機監察選舉舉報舞弊。[3]
  • 2014年香港港鐵列車撞死唐狗事故,乘客以手機拍攝的片段揭穿港鐵的聲明與事實不符。[4]
  • Sousveillance能提供更多角度去平衡和抗衡Surveillance ,不過Sousveillance自不是民眾的專利。各國警察已陸續配備佩戴式攝錄器,香港警察也已經在部分前線警員試用[5],據香港警務處稱,對警員的無理投訴和挑釁因此大為減少。[6] [7] [8]

    錄像一定客觀?

    錄像片段通常予人真實記錄、客觀可靠的感覺。但就跟傳媒的報導一樣,任何錄像的角度和取材本身就代表一種立場。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更發現,錄像的拍攝視角對觀看者如何理解所拍攝的事件有顯著影響,即所謂camera-perspective bias。在一個實驗中[9][10],模擬警員盤問疑犯的過程分別從三個不同視角進行拍攝:警員望向疑犯、疑犯望向警員、同時拍到警員和疑犯側面的第三者視點。各個視角的錄像分別播放給三組實驗參與者並調查他們的觀感。結果發現,相對於觀看第三者視點的組別,觀看警員視點的參與者更傾向認為疑犯有罪,而觀看疑犯視點的組別更多地認為警員的盤問不當地引導作供。

    錄像 = 發言權

    但無可可否認,錄像確是比單憑證言來得客觀可靠,甚至乎令人覺得有錄像才值得相信,相反沒有錄像就沒有發言權。掌握越多資源(技術、資金、人力)能拍攝更多更清晰錄像的人,發言就越權威。雖然攝錄科技的普及將這種差距收窄,但錄像的影響力增加的趨勢同時可能放大資源差距造成的不平等,令技術弱勢者更被邊緣化。

    因此,面對幾乎全民皆拍、錄像泛濫的時代,除了要進一步推動拍攝技術的普及至技術弱勢者,也必須教育大眾認識這種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社會轉變。

    活動消息:
    民間團體 /公民記者直播技術交流

    • Code4hk 成員會分享Hackfoldr、71.code4.hk、直播網絡setup等等
    • Resistance Live及香港獨立媒體成員會分享新界東北集會期間直播經驗
    • 台灣音地大帝和 零時政府g0v.tw 成員也可能會參加視訊交流

    日期時間:2014年9月18日7:30pm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 學術樓(一)Y5-203室

    參考資料:

    1. Sousveilliance | Wikipedia
    2. Sûreté du Québec to review practices | The Globe and Mail
    3. Nigerian activist groups use mapping and mobile technology to prevent electoral fraud | The Next Web
    4. 港鐵撞死狗網民轟講大話 | 太陽報 – 2014年8月22日
    5. 隨身攝錄機實地測試 | 香港警務處
    6. 警隊使用隨身攝錄機 |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 資料文件 (立法會CB(2)1031/13-14(03)號文件)
    7. 警察新式武器 - 攝錄機 | 《大學線月刊》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8. 警察隨身攝錄︰影響公平審訊權利? | 香港獨立媒體網
    9. 為甚麼警察不應/不能以隨身攝錄機舉證?
    10. Videotaped confessions can create bias against suspect, study finds

    (圖片:Surveillance versus Sousveillance, by Stephanie, Age 6. 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3.0

    (原文刊載於作者網誌游思・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