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焚化爐系列】一「爐」不能永逸 由源頭減廢做起!

DSC_0676

〔獨媒特約記者報導〕自從將軍澳堆填區擴建計畫被立法會否決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會盡快研究興建焚化爐,而且不排除同 時興建兩座。環保團體甚至地區議會對焚化爐都有條件支持,有屯門區議員。一群由屯門居民、關注香港基建發展的屯門基建民間監察趁環境局局長就行政長官 2010-2011年的施政報告所載的相關政策措施親自向立法會議員作出簡報,在立法會門外宣告以七出之條,立下休書要政府「休」了這位「失信、失職、失 敗」的邱騰華局長,要求政府落實源頭減廢及回收再造的政策,同時反對任何地址興建焚化爐。

垃圾處理本末倒置 源頭減廢仍未起步

曾蔭權政府2005年上任後曾就固體廢物回收作諮詢及訂下時間性的目標,但由任命邱騰華為環境局局長至今多年,雖然在2005年12月發表的「都市固體廢物 管理政策大綱 (2005-2014)」,定下未來十年處理垃圾的目標及時間表,邱騰華訂定的政策大綱承諾一)避免和減少廢物;二)再用、回收及循環再造;及 三)減少廢物體積及棄置。上述政策目標不單未能達到,根據環保署的資料,05-08年,香港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有增無減,08年每日的家居及工商業所棄置 的廢物達9,453公噸,當中64%屬家居廢物。

可見,各種廢物處理問題愈來愈嚴峻,邱局長卻只會擴建三大堆填區,更要向郊野公園埋手侵佔生態用地;擴建海上淤泥傾卸區,興建淤泥焚化爐,還打算興建超級垃圾焚化爐等廢物生產後的處理方法。環境局長不環保,香港可能會變垃圾港。

其實從日本及台灣的例子,可見源頭減廢是處理垃圾的大趨勢,台灣起步較日本遲,近十年來的環保政策卻有著長足進步.台灣的垃圾分類多至十多種,由政府,地 方,教育,政策,資助種種方式配合,台北市的處理垃圾由 2500噸,10年內減少至 125噸。本身已建的焚化爐已有關閉及減省的趨勢。可見,源頭處理得宜,對於焚化或堆填的需求將可大大減少。屯門基建民間監察的謝世傑表示,香港其實已經 拍版擴建打鼓嶺及屯門的堆填區,其中打鼓嶺將會擴建1.5倍,如果源頭減廢做得好,基本上沒有需要興建焚化爐。

漠視民間聲音 焚化一爐永逸?

環保團體多年來一直向政府建議從源頭減廢的政策,而一些回收企業亦多番要求政府提供協助,邱騰華似乎對於這民間團體和企業的意見都無動於衷,例如早前的屯 門環保園,也弄至爛尾收場。現時將軍澳堆填區擴建計劃被否決,輿論已經有聲音表示應該盡快興建焚化爐,邱騰華更加乘勢表示加快研究焚化爐的選址。政府早前 表示,會引入日本及德國的焚化技術,達到無毒無污染,而且日本的焚化爐更能成為地標。然而,筆者發現政府只談焚化爐的技術,卻忽視日本等國家早已在源頭分 類做得十分完善。如果不將垃圾分類而焚化,當中一定會產生有害物質,而且,政府亦隱瞞焚化爐的「壽命」。一台焚化爐壽命不超過二十年,焚化後的灰燼仍需要 堆填,其致癌物質至今國際間仍未能解決。加上棄用的焚化爐毒性無比,又要花資源處理,焚化爐的維修及營運費又很鉅大。結果,是將一個問題變成另一個更大的問題需要解決。

議會視焚化爐為籌碼增政績

地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員對焚化爐一事都認為可支持,屯門友愛區議員陳雲生指,如果政府願意考慮改善區內交通配套,或有協商空間。陳雲生當了友愛區議員十多年,一直希望政府建立荃屯鐵路,但建議一直因走線問題而不可行。這種視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為籌碼,來換取自己政績,實屬市民的悲哀。同樣地,部份立法會議員如何秀蘭、余若薇及陳偉業都認為有興建焚化爐的需要。這些議員沒有對焚化爐作出詳細的研究,單憑自己一己的知識或感覺,就作出危害市民健康的決定。所以,市民應該為自己發聲,向我們的代議士表達自己的意見,從而監察這群代議士的表現。

屯門基建民間監察的訴求:
1. 要:「休」(罷免)不稱職的邱騰華局長;
2. 要:政府落實源頭減廢及回收再造的政策,訂定「零垃圾」的目標;
3. 要:有永續發展的思維,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履行監察政府的職責;
4. 要:公開諮詢,讓民間參與源頭減廢及回收再造政策的製訂;
5. 要:汲取其他國家或地區實行源頭減廢及回收再造政策的經驗;
6. 不要:受蒙騙,被政府借勢推行垃圾焚化爐措施;
7. 不要:違反民意,閉門造車,繼續不環保的政策;

網站連結:http://noincinerator2010.wordpress.com/

DSC_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