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香港開礦時你哋喺邊?

【歷史無限Loop】香港開礦時你哋喺邊?

教育局早前展開中史課程修訂第二階段諮詢,局方代表有關六七暴動的評語令人咋舌,像是否定一代人的歷史。

那本地學校的香港歷史教育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其實這些知識大家從小就被灌輸。以香港發展為例,昔日小學社會科課本總是強調香港從前是個小漁港,到二戰後工業化,大量生產廉價成衣、玩具、鐘錶等產品出口海外,令大家富起來。

這個論述雖不是錯,但不全面。

其實香港二戰前已有大型工業,如陽明遠東的造船業,而採石業更早在殖民地開埠初年興起。當時由中環開出的大輪船除載滿到舊金山淘金及築鐵路的華工外,也運送九龍出產的花崗岩到珠三角口岸以至三藩市作建材。昔日維港兩岸石礦場多不勝數,仍有跡可尋的包括鯉魚門及安達臣道石礦場(後者更到2013年底才停止運作),而石塘咀、石排灣與Quarry Bay等地名依然縈繞着港島十九世紀鑿石的餘響。

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本地不但掀起「輕工業革命」,屬重工業的採礦業也相當蓬勃,從事這行業的人接近一萬。雖說香港天然資源有限,但其實礦物種類也很豐富,如梅窩出產銀礦,沙頭角蓮麻坑產鉛鑛,城門谷附近則有針山鎢礦(以製造日常用品如鎢絲燈膽),而馬鞍山更是當時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磁鐵礦產區,為日本戰後重建提供不少原料。

全盛時期馬鞍山礦村聚居了過萬名礦工和其家屬,村內有教會為這些多是國共內戰後南來的移民提供教育、救濟、醫療、生活援助及服侍善工。馬鞍山礦場到1976年關閉,它跟其他礦場的命運一樣,停產原因不是資源耗盡,而是無利可圖。

香港礦業雖然已成歷史(但政府其實還有個礦務處處長,主要負責管制爆炸品),不過信義會社會服務部近年把馬鞍山舊礦村裡的教堂和青年營活化為「鞍山探索館」,推動本地工業古蹟保育和自然生態教育活動,最近還將村民的口述歷史結集成<<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一書,娓娓道來一段鮮為人知的香港故事。

保育從來都不應局限於保留舊建築物,更重要的是保留一個地方的回憶。若要有未來,就先要認識歷史。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