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宣布將於6月底解散,圖為總監鍾庭耀。(資料圖片)
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下稱「民研」)總監鍾庭耀退休,港大將跟民研脫鈎。不少市民擔心,即使鍾庭耀會另立一個獨立民調機構,部分對各政治人物及身份認同的調查,會因欠缺資金而未能延續。筆者希望藉此文分析一下,民研對於香港研究及香港選舉的重要性、民研近年在調查方法上遇到的問題、新的民調機構能否取代民研的角色。
干預風波後具權威性
民研是香港研究的重要寶庫。自九十年代起,香港各大學常以民意調查了解市民對政經現況的評價。由於民研成立較早、調查範圍較闊、調查次數較頻繁、較多公開原始數據,所以不少香港研究學者會以民研為起點,查找有沒有合適的數據使用。畢竟民研的資料庫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即使一般學者有資源進行問卷調查,亦不可能取得歷史數字。
2000年的港大民調風波,時任特首董建華被指透過港大校長,要求民研停止就特首及主要官員評分,則令民研由學術金字塔內走到社會層面。事件令即使是普通市民,亦能明白民意調查是什麼一回事,而傳媒亦把報道評分升跌成為例行公事。由於得到政府的「加持」,民研在社會上的認受性亦得以確立,令民研在此後的選舉及推動公民參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由於泛民主派一直沒有投放資源發展隸屬的民調系統,過往選舉後,部分對數據較為敏感的泛民政團,多以民研的公開數據作為選後檢討的依據之一。在上屆2016的立法會選舉,民主動力亦有份聯合贊助民研在選前進行滾動調查。
問題是,民研近年在選舉調查的規模有所縮減,特別是關鍵的票站出口調查;因調查票站及樣本的數目已大幅減少,數據較難進行更仔細的分析。此消彼長下,建制派的民調機構幾乎在所有票站都會派員。法律上沒有要求各票站調查機構全面公開所有原始數據,而建制派的民調機構亦未必把所有分析結果公開發表。民研近年在選舉調查上的的萎縮,進一步令建制派的民調機構能壟斷數據,進行更有效的選舉工程。
上屆民主動力的滾動調查,亦是跟其他不同傳媒機構合作夾錢才得以進行,當民研正式脫離港大,會否令部分傳媒選擇不跟新的民調機構合作,令選前完全欠缺有公信力的民調?如出現這情況,市面肯定會湧現更多來歷不明的假民調去誤導選民,令選情出現更大變數。
近年準確遜建制調查
民研近年最常被批評的,就是選舉的票站調查跟結果不吻合,連部分泛民支持者也否定民調的科學性。
誠然,在現今立法會選舉制度下,最低得票當選跟最高得票落選的百分比差距往往在誤差範圍內,希望結果跟預測的完全一致並不實際。
然而,民研的調查方法是不是完全沒有討論的空間?其中一個較明顯的是,民研到2016年滾動調查仍以各區登記選民的年齡及性別分布作加權。由於不同年齡層及政治取向的選民出來投票的意志並不同,單以選民人口結構加權未必準確。歐美近年的民意調查,在加權時都會同時考慮過往選舉中不同年齡層的投票率,並以問題評估受訪者的投票意欲,令樣本更接近實際會投票選民的人口結構。
此外,近年部分傳媒開始選取建制派民調而非民研數據去預測選舉結果。以2015年區議會選舉為例,當時各傳媒分別向民研付費就各個不同的選區做票站調查;付費後,傳媒收到的即時選後報告,只有「機會較高、機會均等」等模糊字眼。
當然,傳媒並不寄望如深水埗麗閣激戰選區能在選後即時能預測結果,但民研上屆連中西區堅摩選區,明明結果是建制一半,泛民本土各四分之一,它都保守地說3名候選人是「機會均等」。
結果傳媒付了錢給民研,得來的數據應否拿來在各區正式結果出爐前作暖場之用也成疑問;反而建制派民調機構在選後不久,已能提供多區預測數字連百分比給傳媒,還包括準確預測鍾樹根落敗等,令傳媒可以有即時爆點作報道。民研即使作為較具規模的民調機構,在學術上不敢太早下定論還可理解,但未必能照顧付費傳媒的期望。
最後,筆者對於新民調機構能否取代民研是較悲觀的,即使是相同的研究團隊,在沒有「港大」光環及市民愈來愈不信民調的情況下,使用一個全新機構名字,市民的回應率可能更低及提供更多假資料。
如果鍾庭耀的新民調機構因財政考量撤出分析選舉及政治人物評分等數據,其他學者亦較難接手,畢竟它是一項需要長時間穩定資金支持才能延續的工作,這對於香港研究和香港公民社會發展是一大的壞消息。
作者曾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
文章刊登於2019年4月29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