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隱蔽」的香港

由「老泥妹」到「隱蔽青年」

記得許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名為《老泥妹》,我記得當時有社工及評論人仗義執言,指摘電影無中生有,抹黑在尖沙嘴流連的青年,製造扭曲的刻板印象。

今天看來,發明「隱蔽青年」的社會工作者,顯然是一種倒退與墮落,需要製造標籤以延續自己的生存,而社會的規訓,也由尖東海傍進入尋常百姓家﹔躲在家裏,不上學,沒有受薪工作,可以有一千萬個理由,可以正當,可以不正當,現在卻變成一種病態,一種青年的病,跟當年發明「老泥妹」沒有兩樣。

追夢者與引籠少年

面對香港的倒退與墮落,我無言以對,只建議社會工作者重看一部英國電影,阿倫柏加(Alan Parker)1991年拍了《追夢者》(The Commitments),改編自道爾(Roddy Doyle)的小說。80年代的英國青年失業嚴重,經濟不景,一群不想工作,或不想打份牛工的年輕人,組成樂隊,打出名堂,把自己對世界的不滿及看法,化成音樂;電影中的演員後來亦成為樂團,到處表演。

電影說的故事,不是白手興家的神話,而是人尋找夢想及委身的歷程﹔工作有時是夢想,但夢想不等於工作,而對基層青年來說,工作卻經常是噩夢,我們的社會與政治更如是。

香港有人被稱為「隱蔽青年」,日本有100萬位青年被稱為「引籠少年」(Hikikomori),他們通常是中產家庭子女,長期躲在房間裏足不出戶 ﹔日本的心理學界當然關心這個問題,但不少人亦從學生運動及政治角度看,指出日本政治被政客完全支配,青年不再具有戰後出生的「團塊世代」的激情,及學運年代的政治熱情投入,現在連生氣也沒有力氣了,不信?請看一下村上春樹的小說或濱琦步的歌曲,日本不少選舉的投票率甚至比香港更低,青少年的政治參與更少。

隱蔽香港

在滿口仁義與「隱蔽」之前,我建議大家放棄標籤,放下泛道德批判,切實看一下香港社會是否還有夢想,是否還有值得讓人為她奮鬥的地方﹔香港人過去曾經是充滿夢想及投入熱情,70年代有社會運動,80年代至90年代初有民主運動,回歸後的今天呢﹖

有人要香港年輕人爭氣,但不少人卻不要香港政治太爭氣,當個「隱蔽」的孩子好了,受上層家長的監管與領導﹔香港人,跟青年人一樣,需要的不只是一份工,不只要入大學,而是改造世界的夢想,旺盛的民氣,社會及政治願景,這亦是過去兩年七一遊行的精神。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捐款支持我們吧!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