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 “On Air” 活動的一個主題,就是要「改變城市」,由尋求方法改善空氣質素開始,談論交通、思考規劃、想像城市,當中會有一個社區小嘗試,叫做「虛擬三十」。
一般路面的車速限制時速是五十公里,司機在暢通無阻的道路上,通常都會保持這個速度;若減速至時速三十公里,可說是到達「慢駛」的水平,或者與普通人在平坦道路上騎單車的速度相若。「虛擬三十」,就是希望在三月二十九、三十日這兩天,在上環太平山街和卜公球場附近的路段,展開一個由民間自發的交通和道路使用經驗,包括讓所有司機,嘗試將車速放慢到時速三十公里或者以下。
我們往往先入為主地認為,香港地少人多,人流物流頻繁,交通運輸的最基本任務,就是讓各式各樣的車輛,用最便捷的途徑,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這樣就構成最具效益的交通模式。於是,幾乎所有社區、所有屋苑、所有建築,皆由闊度不一的道路網連接起來,並且優先考慮使用道路作通勤、貨運、商貿,乃至消閒往來等的交通需求,再據以安排公共運輸模式和班次、車道應該是單線兩線還是三線、泊車位數目等。於是,道路的主體,就是車輛,還有用以配合車流管理的各式各樣燈號、標誌、禁區 ……
但隨著都市發展,人、車不斷增長,可供築路建橋的空間卻不可能同步無限延展,始終會到達飽和的境地。市區四線大道也堵個水洩不通、司機們困在車龍無語問蒼天、乘客苦苦守候那因塞車而脫了班的巴士 …… 事實上,踏入二千年後,由於交通擠塞,車輛在市區行走的速度本身已不斷減慢,港島的平均車速只有約二十公里,九龍也只有二十四公里左右,連算是「慢速」的三十公里也不如。
我們難免要重新思考,看似高速的車,在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益方面還有多大的能耐。要是市區車輛的平均速度,與廢氣排放量遠比車輛低、而且更安靜又少佔空間的單車,已經無甚分別,循理性和功利的角度考慮,會否是時候抑止無限制的車輛增長,同時改弦更張,開放車路給單車和行人使用,形成更低排、更環保、且減省社區更多空間的交通模式?但要達到這個目標,也許就再也不能將車輛視同道路的終極主體,卻要首先確認車、人,以至單車等共同使用道路的平等權利,繼而建立一套讓大家在馬路上互相尊重、安全行進的規則模式;車輛放慢而行,則是這種模式的先決。
減慢車速無疑可以少耗油,但「收油」其實未必代表廢氣減少。因此,在「虛擬三十」中,我們鼓勵司機在上環街區「慢駛」,但活動的目標不止於減速,而在於從街區體驗出發,重塑行人、司機與騎單車人士相互在路面上的權責關係,探索一個少車、少排放、少噪音、以人為本的社區的可行性。
有否可能做到?如何做到?答案,就由你來親自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