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爭取民主」系列五?〈從中共十六大和十屆人大說起〉
2003年
http://www.wam.umd.edu/~bschan/miscellanea/miscellanea-24.htm
這幾個星期,香港人有很多新聞要關心,不關心也不行。遠的,美國進攻伊
拉克,新聞天天在直播;近的,非典型肺炎在肆虐,令我們人心惶惶。於
是,一則與我們其實也很接近的新聞便被我們忽略了。若有留心的話,前陣
子大陸當局其實已在兩會(人大、政協)完全完成了領導人的換屆。不過說實在
的,忽略了也不出奇,一來反正只是走過場而已,二來最重要的換屆會議其
實早在上年十一月的中共十六大上已經舉行了。這陣子新聞那麼多,自然沒
多少人再需要留意大陸領導人的換屆情況。
能讓我們把換屆不當成是一回事,其實是好事。中國自古至今都對領導人的
替換十分敏感和害怕。原因無他,只因大家也不知新領袖是個怎樣的人,會
把國家帶去哪兒。過去數千年,人們會說是個「明君」還不怎樣,但若遇著
「昏君」甚至「暴君」則不知如何是好了。人民沒法決定他們的領袖,便只
能盼望上蒼有眼。可惜,上蒼似乎是無眼或無閑理會人間領導,差的領袖總
是?河沙數,好的領袖總是寥若晨星。於是,人們只能在心中盼望明君萬壽無
疆、昏君早登極樂。這是很無奈的心態,卻是當時政治的現實。
數千年過去了,人們發明了民主的政制。民主政制不是好的制度,但卻是所
有可行的制度中最好的一個。原因無他,在於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領袖。所
以,在理論上我們可留住好的領袖,也能換走壞的領袖。當然,眾人的選擇
不一定是對,所以現實上我們也有可能換走了好的而請來了壞的。但至少,
那是我們所選擇的,因此我們要承擔後果。我們的心態再不能是無奈的怨
天,也不用向不可知的力量去祈求。若我們能有穩定的民主政治,我們或許
需要關心政治,卻不用在政府換人時提心吊膽,惶恐換屆會帶來我們沒法控
制卻要我們承擔的後果。這就是民主的可貴之處吧!
這麼說來,大陸這次換屆,可能是一個很奇特的例子。大陸的政制離民主還
有一段長長的距離,但這次換屆卻沒有導致社會或政府的任何震盪。這是很
難得的一件事,因為這次大陸領導人的換屆幅度是開國以來最大的。撇開江
澤民不談,基本上上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只有胡錦濤一人留任,其餘的新常
委都是由上屆留下的政治局委員和一位後補委員(曾慶紅)升任;而上屆的另一
位後補委員吳儀也升為政治局委員。這種換屆幅度既是史無前例,卻又像是
理所當然—舊人走了,剩下來的便全升了職。說換了人不會有新作風是怪
事,但新上來的人其實又是走剩的舊人,這種傳承確實開創了「有中國特色
的換屆」。若江澤民不再留任兩個軍委會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國家軍委)的
話,這次的換屆將會給人更成功和完滿的印象。然而不可否認的事,這次恐
怕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近百年來政治的變動導致社會最少的震盪甚至
關心的一次。
然而,我們不可因此有著誤解,以為這代表著另一種成功的權力轉換。儘管
這次交接順利,但這種順利沒有甚麼必然性,也難保下一次也是如此成功。
江澤民的留任,就突顯了這種權力轉移的不穩定性。在去年年中到今年三
月,對於他會否繼續擔任軍委主席一直眾說紛紜,要直到三月中的人大會議
上才正式確定。然而,他留任了,那麼究竟誰才是中國的真正領導人?在以
往的十年內,大家習慣了是國家主席的人同時是軍委主席和黨總書紀;這情
況一度讓人對中國的體制有所期待,覺得中國政治可以由以人為本變成向職
務為本的制度發展。以往,毛澤東、鄧小平的權力源自他們是毛、鄧;這十
多年來,江澤民的權力卻只是來自他是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這
是習大權於一身的情況,卻合乎現代政治的常規,因為這是由職位而非個人
定下來的權力。但現在江澤民不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卻還是軍委主席。有
人比喻為如在美國,就好像是克林頓交了總統給布殊,自己卻還呆在三軍總
指揮的位置上一樣奇怪。國家領導不是軍隊領導,這是中國憲法上的一大敗
筆。本來大家希望可以從江澤民到胡錦濤開始將國家領導和軍隊領導二為一
體變成慣例,但這願望最終卻落空了。
憑良心說,江澤民這十多年來做得差嗎?我想,最頑固的人也無法否定這十
多年來中國的發展是如何迅速。另外,江澤民也令得這十多年來中國不會因
為上層的政治鬥爭而影響到平民的生活,對比起中共過去數十年的政治鬥
爭,江主政的時候是政治最平穩的時代,平穩得大家已忘記了政治鬥爭可以
是如何的殘酷。那麼他留任軍委主席有甚麼不好?不好不在於他本人,而是
在於他破壞了制度。本來人人年紀一到便要退休,連不到七十的李瑞環都不
幹了,偏偏只有他以七十六歲之齡一人留著,變成了「爺爺領著一群孫子
幹」的局面。把制度破壞了,也是把人們對中國政治的希望破壞了。
為甚麼民主那麼珍貴?因為它本身其實是一種制度,也是人們對政治的一個
習慣。江澤民、甚至胡錦濤未必不好,但問題是我們沒有制度去約制他們。
用年紀去作約制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制度,但總比沒有制度好。但民主可以
由得人民作主,這樣的約束才是最有效的約束。布殊未必是一個好總統,但
我們至少知道他明年要面對可能下台的危險(下年是美國四年一度選總統的時
候);即使他能連任,大家也不用擔心他在二零零八年之後還會賴在總統的位
置上不走。對比起這半年來大家對江澤民以致其他政治局常委的人選和位置
的揣測,有民主的地方不是好多了嗎?現在誰也說不準江澤民會在位到何
時,也不知道胡錦濤是否又會效法江澤民般的在十年後「再坐一會」。而即
使他們是好領袖,但誰也說不準他們之後會有甚麼人主宰中國。萬一那些人
是如現在的香港特首,甚或更差的,怎辦?又要等他們夠年齡後退休,甚至
賴著不走嗎?
觀乎此,民主的好處,又讓我們多了一重體會了!
二零零三年四月五日
寫於港大研究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