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八十年代,郭生在他乾爹於衙前圍村的家前開了自己的理髮店,一邊服務街坊一邊維持生計。由開業至今,剪一次髮只要二十元,而剃光頭則十五元。到現時為止,「剪髮二十元 廿年不變」已成為姜毅理髮店的特色之一。
由開辦姜毅理髮店開始,郭生和他的兩位妹妹天天也於早上七時準時「開工」,除新春期間外,年中無休。郭生是一個很友善而且樂於助人的理髮師。在理髮店內,不只有前來剪髮的「熟客仔」,也有不少閒時來打發時間、找人談心的街坊。
村內鄰里關係好
雖然於八十年代時郭生就已搬到村內跟乾爹一起住,但要說讓郭生對衙前圍村有更深認識和感情的,便是九叔。九叔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他喜歡跟後生一輩的說衙前圍村六百多年來的歷史,談從前天后誕時放孔明燈的熱鬧境況。很多關於村內的故事,也來自九叔的口中。九叔是其中一位郭生認識的村內鄰居,但與郭生感情最好的,便是住在理髮店兩旁的李伯和陳伯。住在左邊的李伯是造內壁鼻烟壺的,而右邊的李伯則從事鐵器生意。他們和郭生常互相幫忙、照顧,彼此之間十分信任。那時屋的大門邊有窗口位。他們沒錢安裝窗門,出遠門時,就靠隔壁的鄰居街里幫忙留意。不過,跟郭生有過交情的不只衙前圍村的村民,也有常來光顧的「街坊熟客仔」。
街坊熟客互幫忙
郭生為人隨和,閒時會教來剪髮的街坊練八段錦,又送他們自製的藥酒。有獨居的公公婆婆喜歡到郭生的理髮店跟郭生和其他街坊談心,有時更會找郭生幫忙到家中換燈泡。因著郭生樂於助人的性格,不少街坊也會在郭生有困難時出手相助。曾有位伯伯,知道郭生的家有漏水的問題,便說想出錢幫忙修補。郭生最後雖沒接受伯伯的資助,但對伯伯的好意亦十分感謝,令郭生難以忘懷。中秋節時,也有街坊送月餅給郭生。慢慢地,郭生和街坊間建立了一種珍貴難得的感情,什至是一個社區網絡,而這也是其中一樣在社區中最重要的東西。
保育計劃非保育
但自早幾年市建局的重建計劃開展後,不少村民街坊也一一搬走了,剩下姜毅理髮店和其他十多戶仍生活在村內。依市建局所說,衙前圍村清拆後會興建保育公園,公園上的平台會建兩橦住宅。雖村內有八間屋會被保留,聲稱作保育用途,但原來在衙前圍村的村民街坊卻全部趕走。但保育應是這樣嗎?保育不止應保留有價值的古蹟文物,讓該古蹟文物中所蘊藏的文化能承傳下去,而是應讓住在那裡,生活在那裡的人建立起來的社區網絡及生活資本,也得以繼續有機地持續下去。但是,衙前圍村的保育計劃卻只以追求利潤為最大目標。究竟,值得被保留的是那會剩下的八間屋,城市的圍村文化,還是真正住在衙前圍村的村民和由他們形成的社區網絡呢?
「我只希望能在原區繼續為街坊服務,繼續『剪髮二十元 廿年不變』。這裡的經濟是由這裡的前輩帶動的,人是活寶,建築物連人一起保留才能帶來和諧。」郭生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