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核能關注日」三月一日電影放映會:《輻射永存》(Into Eternity)觀後感

籌備差不多兩個月,昨日終於舉辦了第一場放映,有幸請來文思慧擔任映後分享的嘉賓。《輻射永存》講述芬蘭永久存放核廢料的計劃,打算把核廢料「永久」封存在500公呎深的巨型地洞,至少十萬年

《輻射永存》是一齣紀錄片,也是一封寫給未來的信,讀者是十萬年後解除地洞封印的人類或生物,也是你和我。導演並沒有以大量的數據資料論證核廢料存放計劃的荒謬,而是透過向鏡頭前的核專家、工程師與鏡頭外的觀眾,一個接一個的發問。問到最後,我們卻只能從專家口中聽到一句「Good Luck」。慢鏡與追問之間,都反覆說明「永久」(permanent)作為一種吊詭而虛幻的時間概念:核廢料場竟成了人類文明史上最不朽的傑作!北歐的漫天雪地叫時間凝定,而人類文明卻像霎那柴火,逐漸消逝於歷史的長河,只留下一條通向永恆的黑暗地道。


映後文思慧要我們翻動一下腦袋,想想究竟有關核的資訊在甚麼時候進入我們的視野。為何1986年反大亞灣核電廠時港人義正詞嚴,大是大非,今日卻要一再猶豫?現在談核,我們不再說生命的寶貴、工程始終可能出錯,卻先來說經濟發展、能源危機、核電成本低效率高、可減碳又可持續發展‥‥‥也許,核的公民教育早在某個時刻悄悄地進行,「理性」的語言邏輯讓我們一再強調自己的無知,以求置身事外。如我們真的為面臨滅絕的北極熊和太平洋島國感到悲痛,在反覆強調全球氣候暖化、生態系統失衡的當下,難道推動核能發展就是解決之道?



(攝影:Jowell、幸兒)

面對時間,人類是無力的,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歷史告訴我們,過去一個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三次大規模核災。如果我們的文明真的「需要」核能來照亮,同時籠罩著我們的核廢黑影又該如何驅散?核災已臨到鄰家門前,而全球各地核廢料至今仍未有妥善應對之策,與輻射永存的我們,憑甚麼隔岸觀火?

附註:
「中大核能關注日」第二場電影放映會:8/3/2012 6:30-9pm@潤昌堂
將播放紀錄片《核電爭議》(Nuclear Controversies)及《犧牲》(The Sacrifice),切爾諾貝爾不要遺忘。
詳情參閱:http://culturalstudiescuhk.wordpress.com/2012/02/24/nuclear-controver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