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琥珀》之色

看罷《琥珀》,從劇院走出來,跟身旁的一位香港戲劇工作者一同緘默了良久,正在思索該如何反應。

《琥珀》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戲劇節目,由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該團於二○○一年底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合併而成。如果說話劇這種由西方傳入的表演形式,過去未能在中國大陸發揮至盡,這回《琥珀》可算是大露顏色之作。

《琥珀》抓住了當下的中國社會實况與永恆的人性題材。有人大可說,移植了他人心臟,愛上了心臟原主人的愛人這愛情故事,在荷李活電影在暢銷小說裏早有出現。至於結合着靈魂與肉慾及物慾之爭的人性探索,並以當下的中國城市為材料者,不論是人物典型或呼之欲出的個體藍本,同樣叫《琥珀》的故事呈熟悉感而不陌生。但仍感陌生者是中國話劇語言追上時代脈搏之神速,以及背後整裝待發的爆炸動力。

台上的戲中戲人慾橫流,對比着失落的純真的求愛心靈。劉燁和眾演員的演出照顧了觀眾的期待,只有那偶爾在英文演唱裏出現的濃重口音,提醒觀眾他們來自北京。有人認為朦朧的布幕後面,看見的是「進念二十面體」裏那群手拿皮篋準備離去的人,有人以為詹瑞文出現在台上,有人以為「城市當代舞蹈團」在客串……我們都共享着一些好像來自我們又不來自我們的表演語言,但差異的是什麼?是《琥珀》的雄心勃勃和大幅度的嘗試,和香港部分話劇工作者的意興闌珊?但也有不能苟同的,說本地不少話劇工作者正邁向着一套離開了「正劇」、展示隨意的生活形態的一種表演方式。

文潔華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