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二十七所中學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在最新一期《公教報》社論首次就教學語言政策表態,認為母語教學政策已徹底失敗,中中與英中分流是錯誤政策,促請政府讓學校自主,採用以校本分流的教學語言方案。社論認為政府毋須以太多措施干預學校,反而應信任前校長、教師的能力及專業判斷,為學生選擇最適當的學習語言。
--------------
教統會上月推出「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政策」諮詢文件,工作小組主席田北辰日前主動批評,有教育界爭取由學校自決教學語言的聲音,擔心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全港四百所中學勢必爭相開辦英文班,屆時學校會逼老師以英文教學,對老師造成很大震盪。
政府毋須過分干預
昨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公教報》,發表以「教學語言的困局」為題的社論,表明天主教香港教區對教學語言的立場:「權衡利害,我們選擇由學校自主。」認為政府毋須太多措施干預學校,應信任前的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及專業判斷,「每年會考成績已是一把尺,入大學的名額是天秤,家長眼睛是雪亮的。」
名不副實會被淘汰
社論指九八年開始實施的母語教學政策,一刀切劃分中中和英中是錯誤的第一步,任政府如何宣傳成效,均已徹底失敗。原因是香港家長重英輕中心態,令中文中學被烙上次等學校的印記,即使最新建議設立英文中學「上落車」機制,亦無法避免英優中劣的標籤;又指大部分中中學生成績較差,是鐵一般事實。
社論承認支持校本分流政策,短期內無可避免學校「掛羊頭,賣狗肉(名為英中,實質中、英夾雜,影響學生質素)」的情形,但就強調學生人數下降影響,「狗肉不能永遠賣下去,這類學校必受淘汰。」學校要自強就要「掛羊頭,就要賣羊肉」,以成績換取家長的信任和口碑。
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成員、循道衛理教育部執行幹事袁天佑表示,他在概念上亦贊成校本分流,但認為實際問題難解決,「如果兩班中文班,一班英文班,學生編入中文或英文班,家長都會投訴,對學校造成很大困境。
袁天佑說即使學校分作中、英文部,亦無助解決問題,「表面上兩所學校運作,但實際只有一所學校的資源,教師要雙倍時間備課,壓力很大。」他承認,最近諮詢不同團體,校本分流獲較多人支持,「大家明白問題存在,但無具體解決方案。」
星島日報
---------
教學語言政策正在諮詢中,教育界意見分歧。自1998年政府決定114間中學以英語授課,除傳統以中文授課的中學外,其餘的中學都在心不甘,情不願下變成中文中學,也同時被烙上了次等學校的印記。重英輕中是香港家長的固有心態,再加上人為的標籤,任政府如何宣傳母語教學的學習成效,母語教學其實已徹底失敗。照推行母語教學原定計劃,2001年應進行三年後的檢討,苦無解決良方,只能把檢討日程拖至今時今日。
工作小組成員不乏資深的教育界人士,他們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教學語言矛盾的盲點,他們的辛勞值得讚賞和敬重。與此同時,任他們如何竭盡心智,也無法解決當年推行母語教學初期將學校劃分為中中和英中的錯誤第一步。相信工作小組曾經考慮在初中強制全面推行母語教學,但他們承受不了因此而引起的震撼;不單現在的英中不肯放棄收生優勢,社會人士亦未必全盤接受。工作小組當然知道部份英中表裡不一,故提出以英語學習能力的學生不少於85%,又規定教師英語能力的標準,每六年檢討學校一次,確定學校「上車」、「落車」。工作小組雖縝密思考,但無法避免英優中劣的標籤。標籤意識一日存在,家長向英中傾斜的情況無法改變,雖不致如鄭燕祥教授所說中中勢成垃圾桶,但就讀中文中學的學生成績較差是鐵一般事實。(自願選讀傳統中中名校的例外,但究竟是少數。)
教學語言政策其實選擇性不多,不外是強制所有中學實施母語教學;中、英文中學分流;以學校為本位,自行決定。三種措施各有缺點,權衡利害,我們選擇由學校自主。或有論者認為這是放任,「掛羊頭,賣狗肉」,名為英文中學,實則中、英夾雜,影響學生質素。這種情形短期內無可避免,但這類學校必受淘汰,狗肉不能永遠賣下去,家長有判別是非能力。學生人數將不斷下降,學校要生存,必定要自強,提高教學質素,提升學生程度,以成績換取家長的信任和囗碑。我們毋須以太多措施干預學校,信任前線的教育工作者如校長、教師的能力,信任他們的專業判斷,他們最清楚自己的學生適宜用甚麼語言學習。這叫做信任,不是放任。每年會考成績是一把尺,入大學的名額是天秤,家長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的責任不在干預,而在支援。政府有責任增加學校透明度,讓家長洞悉學校真正情況,學校敢不自強嗎?鬆懈的就要被淘汰。優勝劣敗,適者生存,是天經地義的事,家長不選擇你,怨不得天,怨不得地。今日的家長已非昔日可比,掛羊頭,就要賣羊肉。政府何不放手讓學校自主,讓校長和教師以專業的判斷為學生選擇最適當的學習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