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宗最近轟動全國的新聞,你看了沒有?
廣東佛山一名兩歲女童先後被兩車輾過,不單司機不顧而去,期間有18名途人經過亦無動於衷,直到一名拾荒婦人發現,才將她救起。
(相關影片:
http://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15237)
一如所料,這單新聞一曝光,馬上成為網民熱議的對象。當中最為人垢病的,除了肇事司機草菅人命的獸行及其事後大言不慚的辯解外,還有冷血18人見死不救的無恥行徑。
然而,在聲討過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有什麼原因導致此事發生?背後又帶出什麼社會意義?
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作為解讀工具
「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根據人本主義之父,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假設,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由於發現某些層次缺失或匱乏,人類便有補充不足之動機。而基於生存條件限制,通常由較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
換言之,一個整全的人,理應有追求不同層次需求之動力;而一個健康的社會,亦應能為其人民提供有關需求之保障。但可惜的是,從佛山事件看來,目前中國社會發展仍存有不少問題。
作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佛山事件看來不涉最低級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即食物、水、空氣、色慾、健康)之缺乏,但毫無疑問,事件的源頭揭示了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人,仍然無法排除同屬低級別的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之憂慮。小悅悅之受傷雖為「意外」,但恐怖的是,肇事司機為了避免大額賠償,竟在事發後故意輾過受傷的悅悅,而類似的「意外」在中國更不是首宗──明顯地,在中國生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根本無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及生活穩定,更遑論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自由。
而對事件視若無睹的18個路人的冷血行為,更直接說明中國人在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的嚴重匱乏。事實上,坊間有不少論者提出惻隱之心全無、古風不再等批評,但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什麼他們竟會袖手旁觀?不論是擔心施救反被人誤會是肇事者,還是擔心誤進騙徒圈套,其所反映的也是社會互信基礎不足的老大難題。
最值得我們憂慮的是,當拾荒婆婆回歸人性基本,將受重傷的悅悅抱回路邊成為「傳媒英雄」後,坊間竟傳來不少負面聲音批評婆婆「裝好人」「有心炒作」──可見在社會互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較高層次的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即成就、名聲、地位、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根本無法形成。
直接的結果是,在這個社會價值崩壞的國度,只有極少極少數甘願自我犧牲的人追求真善美,滿足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如各著名的維權人士。而他們的命運,通常也是帶有極強的悲劇色彩。
小結:
眾所周知,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及人類行為動機的主要理論框架之一,但與此同時,該理論亦可幫助我們分析社會發展過程中有何不足之處。
套用上述分析方法,我們亦可以研究其他備受關注的中國問題──以食物安全為例,「地溝油」(有人故意淘舀收集被食肆排入溝渠沉坑中的漂浮油脂)、「潲水油」(從俗稱「潲水」的餐廚廢棄物中提煉而成的油)等事件中不同持份者的立場和態度。
再加上維權人士遭迫害及其他政治事件,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儘管近年中國的經濟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本地居民生產總值(GNP)、本地生產總值(GDP)、人均本地居民生產總值等數據節節上升,但中國人的生活質素仍然未如理想!
因為明顯地,我們國家的發展方向仍未能擺脫過份關注物質生活,忽視非物質生活的困局。
原文(含相關影片)
http://tommyjonk.xanga.com/755949578/%E4%BD%9B%E5%B1%B1%E5%86%B7%E8%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