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鳴不默》(Keep Not Silent) 是亞洲拉子影展的開幕影片之一,這部紀錄片訪問了三位耶路撒冷正統猶太聖教會社群的三位女同志,以美侖美奐的影像語言,紀錄了她們如何長期爭扎於自身情慾、家庭及宗教社群之間。影片先後奪得2004年以色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及多個國際獎項,可謂影展中最教人驚艷的作品之一。
十年前以色列的一宗巴士爆炸案件中,其中一位死者是聖教會內的女同志,她的屍體竟無人認領,事件引發導演Ilil Alexander對聖教會內拉子的故事感到興趣,歷年來在網路上訪尋教會內願意分享經歷的拉子,幾番轉折後才找到片中的三位女同志,而拍攝過程歷時四年。
三位女性中,除了Yudith可在鏡頭前現身,甚至與拉比(Rabbi,即聖教會中的教牧)當面對質外,另外兩位已婚拉子Miriam-Esther及Ruth不但不能露面更要隱匿身份,連帶她們的家庭、愛人、朋友統統不能露面。影片一開始,Miriam-Esther便道出了她的隱衷,她說假如她被發現和這部紀錄片有任何關係,其他孩子都不會和她的孩子玩耍,想到她的孩子可能受到的影響教她非常不安。
兩位主要的訪談對象不能現身成為拍攝的重要障礙,但卻激發導演Ilil苦思出許多創新的拍攝手法,既成功隱藏她們的容貌,又製作出活靈活現的畫面效果。烈火旁母子的真情對話、夕陽下的海誓山盟、宗教拉子社群隱身在白布後猶如影畫戲般討論經文等場景均教人嘖嘖稱奇。
Miriam-Esther的身份最神秘,她只能在網路屏幕中以模糊的面容述說自己的經歷,與她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電腦螢幕下方用鏡子反射出來Ilil清淅的面容,也正好比較出處身於宗教社群內外女同志的迴異境遇。Miriam-Esther白白花了二十年時間,嘗試用種種方法抵拒女性對她的誘惑,連正視女生面容都嘗試避免,但都徒勞無功。
Ruth獲得丈夫的默許在家庭外維繫著另一段女女情誼,對於拉比而言,女女關係在經文典籍上不屬「通姦」,所以在不危害家庭關係的情況下,這種情誼獲寬容處理。在影片中,鏡頭追隨以黑衣包裹的 Ruth背影,進出她平常出沒的市集等地,再從窗外透過紗簾窺視她的家居生活,展現她在宗教約束及家庭責任下的柔性抗爭。
年紀較輕的Yudith選擇忠於自己的情感,既覓得自己的摰愛,更要與愛人結婚。然而在她們舉行婚禮的片段中,Ilil 選用了倒捲播放的《婚禮進行曲》作為配樂,開始時聽來更像葬禮音樂,襯托出她們挑戰傳統時戰戰競競的心情。
在影片中,有一段Yudith與拉比當面對質的片段。Yudith向拉比說,她無法與男人建立感情,如勉強要她和男人結婚,那只是要她一生當騙子;當拉比建議她可選擇獨守終身時,她抗議說,拉比的建議是要她一生孤獨無愛,一無所有!這一場拍來一點也不輕易,原來Yudith花了四年時間才鼓足勇氣在鏡頭前如此面對拉比,而在離去後,她亦痛哭了兩個小時。
三位被訪女性均熱愛自己的宗教及社區,都不願背棄自己的宗教,以致她們爭扎得愈加痛苦,對此,相信不少香港的同志信徒亦會容易有共鳴。為了表現三位女性對其宗教社群的濃厚感情,Ilil拍攝了許多宗教節慶的片段穿插全片當中,片中濃烈的宗教氣氛教人既嚮往又感窒息。
拍攝這部紀錄片,令Ilil接觸到宗教界內多樣化的人物,既看到宗教界苛刻及壓迫性的一面,亦看到其溫情寬容的一面。由於猶太典籍上沒有明文禁止女同性戀行為(經文只針對男同性戀行為,男同志會被處死),拉比在不張揚下寬容處理,因而有了Ruth的例子。Ilil稱,現時以色列約有二成人口屬宗教社群,其餘為非宗教社群,然而對她而言,非宗教社群可能對同志更存偏見,更不友善,但卻喜假裝開明。
憑藉三位勇敢女性不再沉默,冒著非常風險參與拍攝,成全了這部優秀的紀錄片,而三位女性也通過拍攝經歷成全了自己,抒發了她們長久壓抑的情感,也令她們變得更剛毅勇敢。在以色列奧斯卡頒獎禮當日,被訪女性都有觀看當晚的直播節目,得悉影片獲獎後,她們紛紛致電給Ilil又哭又叫,激動不已,她們終於在不被看見下被看見了,不再沈默隱形。她們現在均成為宗教拉子社群中的活躍份子,積極幫助其他女同志。如今每次Ilil參與影展或座談會時,都要求為在場觀眾拍照,讓她回去時可讓被訪女性也感到自己曾參與其中。
無論螢幕上下,《寧鳴不默》都是同樣感人。
圖為導演Ilil Alexander出席台北專題講座時的照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