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凱琪在上年年中推出《南昌街王子》時,黃偉文說「有種成熟,叫做走下南瓜車,不找獨角獸。因為人長大了,你終於明白,冇雷公咁遠的奇洛李維斯,不如實在有揸手的(乙明邨或般含道或小西灣或)南昌街王子」,更指「人長大了總要move on,這一首應該是我為她寫整個童話系列的最後一首,此後是人生另一章節,記得童話的好但明白它的虛無」。不過,接下來Wyman在10月寫下《哥本哈根的另一個我》時,就指「要澈底了結童話年代,也許必須回到童話的起源地⋯⋯」、「回到丹麥童話之國純粹是個終結的儀式吧」。與前作相同,Fiona再次與Wyman及舒文合作,但找來了曾為Fiona 寫出大熱歌曲《Better Me》的AGA作曲,並由波多野裕介編曲。
大家會不會想像平行時空下的另一個自己會有怎樣的發展和結局呢?《哥》就是想將這個想像呈現出來。MV中有多個Fiona出現,有一個在香港做侍應;有一個與男生拍拖正值男友求婚;有一個正在丹麥做畫家⋯⋯而歌曲的德文名「Doppelgänger」正正有分身、面貌極相似的人的意思,與歌曲平行時空的概念恰恰相乎,更與哥本哈根的英文「Copenhagen」相似,足見製作人的心思。
一開首就是「一晃眼在另一海港」,恰巧與同樣為海港的香港相稱,不同的是在對面的不是眾多的高樓大廈,而是屹立在哥本哈根的美人魚像。面對擠迫、時間趕急的香港,有時只能慨嘆自己「沒遠飛的兇悍」,如果自己不在這地,我們的結局會有不同嗎?
「如從前學你/哥本哈根這刻已雪紛飛/然而在/老地方不走也是種勇氣/何妨代我/對那個大結局說對不起/北歐雖則美/跟家裡對比/仍差十萬里」,這句的意思已經相當明顯——如果平行時空之下的自己在哥本哈根,面對着的必然是和香港完全不同的雪國情境,但反過來說,堅持留下來的也是種有勇氣的表現,所以我向平行時空選擇出走的自己說對不起。雖然北歐風景優美,可能自己到達異國會有更好的前景,但與自己的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之後歌曲向大家呈現在童話國度哥本哈根的另一個「我」——「人魚變公主/還是每日愁著醬醋茶/這真假穿插兩生的花/在這邊/在那邊/相牽掛」,即使人魚成為了公主,還是為生活瑣事而煩惱,這兩生花即使一個身處童話國度,一個身處繁華鬧市,卻互相牽掛對方,希望和對方交換身份,如錢鍾書《圍城》所說,「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正因如此,所以正有歌曲高潮中的一句「落力活必有傳奇/如不選丹麥/別惦記/去哪裡也不死」,香港人面對移民(甚至是流亡)潮,已做好決定的不應再後悔自己所做的決定,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不能回到過去再選一次,倒不如真的相信還有更好的未來等待自己。
「命運路線/兜兜轉轉該登上哪班機/平行在/宇宙間應該有萬千個你」,這裡的「機」不指代表出走時所需的飛機,更指自己所作的決定,如果依平行世界的理論,我們每定下一個決定,就會多一個分裂的平行時空出現(有追看《命運石之門》的朋友應該很清楚),所以不同的時間線和時空中,其實有著千千萬萬個自己。
必需相信自己這刻所作的決定是對自己最好的,「如何做到/每個決定也自覺了不起/安心選好了/不必再對比/幸福沒定理」,即使我們選擇出走還是留下,但只要選好了、決定了,就不要再回望,因為「幸福」是甚麼沒有終極答案,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按自己的決定繼續向前走就好。如歌曲的文案所言:
「你相信世界上有另一個你嗎?
如果你相信平行空間,
世上可能有千千萬萬個你,
過着不同的生活。
但是我們唯一要相信的是,
眼前的這個你,
一定是過着最好、最幸福的生活。
不要眷戀我們沒有選擇的東西,
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繼續努力,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不過在聽這歌時,倒是想起兩件事,一個如圖片所示,是哥本哈根的人魚像被塗上「FREE HONG KONG」,世人幻想的丹麥一直是童話國度,但這個塗鴉彷佛提醒所有人,其實世界並不美好,更可能有很多地方經歷着苦難;另一件事是許智峯選擇流亡,而丹麥正正是他宣布流亡後所抵達之地,有時世事真是如此巧合,歌曲寫成之時Wyman定必也沒想到事情會如此發展,而這首歌正好如此配合此事吧。
新一年,只願大家不論身處哪裡都要安好。
#薛凱琪 #FionaSit《#哥本哈根的另一個我》
曲:AGA江海迦 詞:黃偉文
編:Yusuke Hatano 監:舒文@Zoo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