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日後,香港正式結束模擬電視廣播,大家都要有數碼電視或者安裝機頂盒才可以收看電視節目。一些人仍然在抱怨原來的電視不能看十分不便,其實所謂數碼電視廣播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甚至乎有點兒落後。
內地多年前已經全面普及數碼電視,過去10年,很多家庭都已經用上了智能電視,平時看節目都是用點播的方式收看電影或電視,就像美國上市價值2000億美元的Netflix一樣。香港在這方面較為落後,直到最近我才聽說一家叫「HMVOD」(8103)的公司,被形容是港產的下一個Netflix。
香港在這方面的落後有其固有原因,市場細小是最大問題。內地類似的平台如雨後春筍,是因為市場非常龐大,而且智能電視非常普及。運營一個這樣的平台,大部分是固定成本,如果潛在的會員不夠多,自然難以建立競爭優勢。互聯網是沒有國界的,我認識的香港不少家庭,本身也有訂購Netflix或者內地的平台的服務。因此要建立優勢必須要有自身特色。
另一方面是香港的技術人才不多。聽說「HMVOD」計劃推出「裸眼3D」技術,也就是不用戴3D眼睛都可以看到立體效果的技術。如果能夠在此項技術上有所突破,固然可以大為提升叫座力。
但作為香港本土的OTT(over-the -top)平台,「HMVOD」也可以建立其自身優勢。一方面是內容。「HMVOD」在港產片、東南亞電影方面可以有優勢,從而吸納本地和大中華區、東南亞的客戶。另一方面則要睇能否打破地域界限,例如將相關服務推廣至大灣區等周邊地區,從而吸引更多受眾分攤成本,提升廣告收益。
全球範圍內成功的OTT平台,市值動輒以數百億上千億美元計算,本地企業能夠跟隨世界大潮流,善用本地資源推出有本土特色的節目平台,還是有其一定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時代,節目已經告別了線性播放的年代,變為互動點播和個性化的年代。政府如期現在推動數碼電視,倒不如直接跟上國際潮流,支援發展本地的節目平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