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那年夏天《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那年夏天《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愛情從來都沒有什麼必勝法,別人行得通的在你身上可能總是怪怪的,你覺得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卻在你喜歡的人身上。當你跌過痛過,你就慢慢忘記愛情的初衷,越來越不敢放膽去愛。所以,大概在最初接觸愛情的時候,那種躍躍欲試然後義無反顧是最可人的。

《Call me by your name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紀錄了一個年輕人在十七歲那年的夏天,徹徹底底的初次體會愛情,感受愛情,那種快樂與痛楚,猜疑與幻想,一切都是那麼美麗。或許只是另一個老掉大牙的初戀故事,整部電影亦非常歐洲式的文青感覺,拍得漂亮節奏頗慢,但到電影完場,我的心是痛的,而發現好幾位同場的女性觀眾,淚流滿面。

1983年,Elio十七歲那年的夏天,家中來了一位從美國來的研究生Oliver,需要住六星期,與Elio的爸爸學習以完成論文。故事就描述兩個人在這六星期的相處:Elio對Oliver好奇,又或者應該說,早有好感,不過不清楚眼前這個人是怎樣的,當然,作為教授的兒子,Elio也需要盡地主之儀,照顧Oliver。

或許對Elio這個年紀,還在摸索什麼是愛情,究竟自己喜歡什麼,是男還是女呢?而一直好奇的這個Oliver,眼見他迷倒很多女生,還跟有些女生在調情,Elio看在眼裡,除了對自己的感覺否認,但同時亦禁不住故意接近。

所以,為何Elio會跟那個喜歡自己的女生發生關係,大概是一種情慾的發洩,同時也刻意向Oliver透露,是的,刻意的。

Oliver,廿四歲的猶太裔美國男生,在跟Elio相愛之前的反覆是有原因的:家庭的因素,宗教的背境,根本不容許他忠於自己去愛。所以,從最初向女生調情親熱,到之後故意避開Elio,然後再直接拒絕面對對方的表白,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別忘記,這個故事發生在1983年。

Elio是幸福的,我所指的是,他有一對非常開明的父母。父母在旁一直觀察著,得知兒子與Oliver互有好感,媽媽甚至從中鼓勵,所以,Oliver曾經說過,很羨慕Elio有這樣的父母。

愛情總在你猜我估當中不知不覺中走在一起,而同志的愛,經歷這個階段可能更複雜。因此,六個星期的期限,這階段可能花上了不少時間——兩人可能說過「真可惜」「其實我早就給你signal」不過,這階段也是愛情的一部份,是非常珍貴的。

然後,就算日子是倒數著的,兩人都沒有去想了。盡情去愛,盡情去為兩人製造更多更多的回憶。

Oliver說: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 will call you mine. Elio Elio Elio, Oliver Oliver Oliver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的名字從此代表你,你是無法取代的。

時候到了,Oliver要走了。他沒有對Elio作出任何承諾,Elio也沒有要求。二人的離別沒有什麼傷春悲秋,是很清楚知道時間到了,要放手。

這個安排我蠻喜歡的,但我更喜歡的是之後:Elio在火車站看著Oliver離開後,整個人軟癱了,致電母親,哭著請他來接自己,然後在車上一直泣不成聲。

更震憾的,相信是父親對Elio的一夕話。這位爸爸,沒有刻意的安慰,反而是從自己出發,講出自己以前不敢走前一步的遺憾,給予Elio的金石良言:痛就痛,傷心就傷心,這是愛的一部份,好好去感受,你能夠勇敢去愛是非常可貴的,不要懼怕去愛,若果退縮是很可怕的,當你發現浪費了很多時間時,年老色衰,會愛你的人就更少了。

生命是你的,我們只可以活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這一段,大概讓我的心痛了很久很久,也大概是讓現場很多觀眾感到年華老去而落淚的原因。

不知過了多久,Oliver來電。Elio充滿欣喜去接電話,然後收到不想得知的消息之後的故作堅強,再說一次Elio, Elio, Elio。

心都碎了。

所以,最後這幕,幾分鐘的個人表演,或許有愛過的你跟我,會明白那種痛是怎樣的。

飾演Elio的Timothée Chalamet很厲害,他將這份刻骨銘深的感情無保留的演活了,自然流露,就算電影的節奏緩慢,中後段的確是讓觀眾與他同喜同悲。

電影的配樂與歌曲都跟電影一樣很美,絕不能錯過。

據知電影會拍下集,是Elio與Oliver十幾年後的重遇。我沒有讀過小說,對下集也沒有很多期待,因為這樣的結局其實夠好了。

原文刊在此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