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尋找簡東拿
自從古烈治和列卡特之後,各位球迷何曾記起近年出現哪些有名的黑人教練?黑人經過多年努力,實力在體壇備受認可,但種族歧視並不因此消失——這體現在職業運動的教練行業裏,黑人未能得到和白人同等的競爭機會。英格蘭足球聯賽賽會(The Football League,掌管英冠、英甲及英乙聯賽)近日正要引入美國的「朗尼條例」(Rooney’s Rule),扭轉黑人教練的待遇,並喚起公眾對黑人地位的關注。與此同時,「朗尼條例」的受惠人不僅限於黑人或少數族裔,還包括女性教練。
「朗尼條例」的起源
所謂「朗尼條例」,源自美國NFL美式足球聯賽。2003年,NFL種族多元委員會主席、匹茲堡鋼鐵人班主丹.朗尼(Dan Rooney)制定條例,規定每家球會在公開招聘主教練或者高級工作人員時,必須考察一名黑人或少數族裔候選者,從而增加其應聘機會。事緣在2002年,坦帕灣海盜(和曼聯同屬格拉沙家族持有)和明尼蘇達維京人分別解僱其主教練鄧基(Tony Dungy)及格連(Dennis Green),但偏偏二人戰績並不差劣。事後美國人權律師Cyrus Mehri及 Johnnie Cochran發表研究指出黑人主教練即使戰績彪炳亦以炒魷居多,而且受聘機會比白人低。於是,前NFL球員溫斯勞(Kellen Winslow)及活頓(John Wooten)便聚集少數族裔的球探、教練及前線工作人員合組關注組織,推動條例誕生。至於朗尼所屬的匹茲堡鋼鐵人,也有任用非裔美國人為職球員的傳統(例如在1957年聘請全美首位黑人助教Lowell Perry,1973年起用首位黑人四分衛Joe Gilliam),故此樂見成事。條例生效前,NFL從1921年到03年只有7名黑人總教練,之後便迅速增至20人。由此可見,「朗尼條例」能提升黑人獲得教席的機會。
黑人教練出頭機會小
除了古烈治和列卡特,英式足球世界並不乏黑人成為教練、領隊的例子,例如恩斯(一度任教布力般流浪)、班尼斯(任教些路迪及牙買加國家隊)和泰簡拿(曾任教富咸及多家法甲球會),不過論機會他們仍然遠比不上白人。去年九月,英格蘭職業球員聯會總裁Gordon Taylor曾經坦承球壇裏一直有「隱形阻力」制肘黑人領隊獲得工作機會。目前英格蘭的黑人或少數族裔(英國國內統稱BME,即black and minority ethnic)領隊僅有六人,他們是白禮頓的曉頓(Chris Hughton,曾經任教紐卡素)、卡斯利(Carslie United)的居里(Keith Curle)、哈德斯菲特(Huddersfield Town A.F.C.)的基斯.鮑維(Chris Powell,查爾頓名宿)、昆土柏流浪的藍西(Chris Ramsey)、諾士郡(Notts Country)的莫尼斯(Ricardo Moniz)和貝頓(Burton)的哈索賓基(Jimmy Floyd Hasselbaink,車路士名將)。因此,球圈內部始有聲音要求引入「朗尼條例」。
「朗尼條例」在英格蘭足球壇實踐的意義
英格蘭足球聯賽賽會版本的「朗尼條例」大致如下:
一、在公開招聘領隊或教練程序內考察至少一名BME候選者,並由5至10家球會率先試行;
二、至於招聘青年軍層級的教練職位,所有球會必須安排至少一名BME應徵,只要對方已考獲歐洲足協B級教練證書便可;
三、賽會就現行BME教練及球員確立一份名單,使球會招聘教練職位時方便檢索。
不過,即便是少數族裔出身的領隊也不一定支持這套「朗尼條例」。前文提及的居里便認為問題的關鍵出於教育。「球圈裏有沒有足夠的黑人或混血族裔領隊,獲得教練證書,保或者是充份的職業素養?」居里如是說。或者有人認為「有麝自然香」才是定理,但是根據BBC的數字顯示,在英格蘭的192名歐洲足協頂級教練認可持有人裏,只有寥寥14人為黑人教練。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球圈內部一直存在黑人被歧視的現象,以致後者沒有信心沒入教練職場,「朗尼條例」又是否變相鼓勵更多黑人教練勇於嘗試 ?許多黑人教練當然希望單靠一己之力,而並非因為相關規例的幫助取得成功;但沒有「朗尼條例」,可能有更多具才華的黑人教練被埋沒。所以,「朗尼條例」的意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朗尼條例」的未來受益人——女子足球?
值得注意的是,「朗尼條例」的受益者還應包括女性。一直以來,女性甚少能踏進男性運動的工作場域,在英超聯我們只能找到女性球證(自1992年英超成立以來只出現了2位)及女性軍醫(車路士的Eva Carneiro),卻仍未出現女性教練或領隊。車路士女足領隊希耶斯(Emma Hayes)認為,讓「朗尼條例」把女性教練納入實施對象是可行的,「美國有了『朗尼條例』,我們更應前進,讓更多合資格和有經驗的女子教練有機會進入更衣室。」反而在蘇格蘭,去年八月便出現首位執教成年男子足球隊的女教練,她就是雪莉.卡爾(Shelley Kerr)——蘇格蘭低地聯賽隊伍史端寧大學(Stirling University)的領隊。由於當前女子足球發展並不如男子,女性教練、球員於成熟的男子足球系統混合培養必能更快成長,故此歐洲近年來有人積極提倡男女混合足球。如果「朗尼條例」延展至性別層面,便有更多球會願意聘請女性教練、領隊,對於推動女子足運肯定是大好事。
「朗尼條例」的意義,在於能推動種族多元、性別多元。畢竟英式足球在世界的受眾遠多於美式足球,一旦在前者落實「朗尼條例」,自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參考文章:
1. Ian Ladyman, “Football needs more black managers but this Rooney Rule tokenism isn’t the answer”(http://goo.gl/QRCCx2)
2. BBC, “Football League plans changes to black manager recruitment”,(http://goo.gl/nehz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