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議會路線對民主運動的價值

議會路線對民主運動的價值

香港民主運動的主要路線可大致分為三條:第一是以街頭作為主要戰場,並以抗爭行動作為主要手段的街頭路線;第二是深入社區之中,組織基層爭取權益的組織路線;最後是以泛民各政黨為首,以搶奪各級議會議席為目標的議會路線。三條路線在民主運動中有着不同的功用,若能互相尊重合作,定必能併發更強更大的力量,對政府構成更大的壓力,但近年卻越來越多評論指議會路線失效,泛民政黨抱殘守缺,失去運動能量,究竟議會路線是否如評論所言,因為「議會失效」而壽終正寢?

無可否認,議會路線自80年代興起,爭取民主至今接近30年,而香港民主進程仍然未如理想,泛民議員們失誤連連,令人失望,常言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相信大部份民主運動參與者均期望議會戰線能夠帶領群眾與政府抗爭到底,或至少與抗爭者同氣連枝,而不是越走越遠。但在民主運動之中,這種期望可能並不實際,因為香港700萬人,每人對世界的理解與想法並不一致,甚至是各走極端,而議會路線的功能是令社會上佔最大部份的沉默群眾,認同民主運動的理念與民主的必要性,若我們期望走議會路線的同路中人過份地歸邊,有可能會令沉默大眾敬而遠之,繼而令他們的運動能量因而抵銷,對民主運動整體造成打擊。

那麼,我們應對議會路線有怎樣的期望?有些朋友認為,參選議會是為了改變政策,奪取權力;亦有朋友認為,議員理應帶領群眾運動,越趨激進,透過自身取態,感染沉默大眾。可惜這些期望並不實際,若論主導政策,在香港這個半民主政制之下,既不能普選特首,行政立法的關係亦因政制的缺憾而無法理順,區議會更淪為諮詢架構,這樣的格局下根本不能改變或主導任何政策;至於帶領運動越趨激進,可謂難上加難,因為群眾有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在社會一片「和諧」氣氛充斥的情況下,沉默大眾對激進的行動和主張普遍有強烈保留,而這些思考和判斷,不是運動領袖取態改變,便能輕易被感染得了。

實際上,議會路線的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是奪取資源和位置去進行地區組織及民主意識滲透,除了區議會本身提供約每年40萬的津貼外,還有議員的薪津及運用各種地區資源的資訊與權利,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資源讓民主運動能夠在不同地區開花;第二是對抗保皇黨的滲透工程,試想想當我們從保皇黨手上搶奪了議會的資源和位置,這代表着保皇黨失去了,此消彼長之下,其實越搶奪得多議席,對中共的滲透越構成打擊,這亦是保皇黨為何那麼重視議會戰線的主要原因;第三則是額外的作用,就是假設於各級議會能夠取得過半數後,便能於體制內配合民主運動的發展,進行溫和而有力的制衡,既能迎合沉默大眾的接受程度,亦對體制造成更大衝擊。

若果將三條路線放置於同一個格局去思考,我們將會看到未來民主運動的多樣性,在互相補位與尊重的前提下,抗爭者主力負責凸顯社會矛盾,以及透過公民抗命行動去削弱政府的管治合理性,然後由一直專注跟進議題的民間組織發掘不同政策的問題,並透過持續的政策倡議去讓大眾明白社會公義的重要性,最後由政黨負責透過服務與組織,逐步取得群眾的信任。若我們能夠排拒互相攻訐,只需保持基本尊重,三者並存,民主運動於香港的面貌已經可以變得非常不一樣,當群眾感受到民主運動的眾領袖,既勤政親民,關切普羅大眾的需要,亦對政策有一定的理解及倡議能力,更能適時透過行動彰顯政府的不義,相信群眾對民主運動肯定會大大改觀。

換言之,議會路線一直有存在的價值,只是過往多年,我們未能認清地區議會路線的作用及價值,目標並不明確,議會路線的發展亦因此而越來越萎縮,參與者更是買少見少。誠然,爭奪議席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是漫長而不見終點的抗爭,是需要犧牲青春和時間的長期鬥爭,但我相信,沒有付出便沒有收穫,這些代價是無法省卻的。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