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再評曾焯文亂噏「閉翳」

圖一:《本土新聞》主辦人之一曾焯文博士

自所謂的本土主義風潮興起後﹐香港便出現一種有趣的「粵語正字風」﹐本土派學者的曾焯文博士﹐也經常在他辦的《本土新聞》中介紹一些「粵語正字」。然而﹐他在今年5月的一段短片中﹐聲稱「閉翳」正寫是「怫㥜」﹐鄙生遂在當時尚未結業《主場新聞》中撰文﹐質疑他剽竊以及說法有誤。事隔兩個月後﹐終於獲曾博士撰文回應﹐可惜他的說法仍大有問題﹐只好再撰此文探討之。

否認剽竊理由難以服眾

對於曾博士有否剽竊的問題﹐他的解釋如下:

「要求一分鐘的短片交待所有參考書目,否則當作偷抄,一係天真幼稚,一係有心靠害,事關剽竊係對學者非常嚴重的指控及侮辱。」

面對他的說法﹐鄙生有以下疑問:

  1. 曾博士要說自己觀點「根據詹憲慈嘅《廣州語本字》」﹐就11隻字﹐究竟需要講多少秒鐘?
  2. Youtube現在連一套兩小時電影都可以上載﹐誰逼你拍片只能拍1分鐘短片?
  3. 先不要說他那說法有否錯誤﹐單要圓滿解釋「閉翳」正寫是「怫㥜」的原理﹐1分鐘肯定不夠﹐如今他拍那段片的解釋根本含糊不清﹐還不如不拍也罷?
  4. 即使他短片中沒時間交待所有參考書目﹐youtube下面有個叫「about」的欄目﹐是這片的內容介紹﹐他不能在這裡寫嘛﹖他在「about」中介紹了《廣韻》﹑《集韻》﹑引說《琴書大全》﹑《弇州四部稿•弇州四部稿卷七十­­》﹑連張裕釗都寫了﹐何解便偏偏不寫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

如果他說有所遺漏然後致歉﹐尚可同情地理解。現在他如此解釋﹐根本不能服眾﹐甚至有砌詞狡辯之嫌。不客氣說句﹐現在不是鄙生在侮辱曾博士﹐而是他在侮辱大眾的智商﹗

曾焯文不懂音韻學乎?

剽竊問題先撇開不論﹐回說他有關「怫㥜」為何可讀成【閉翳】的解釋。先說「怫」字點讀﹐當日鄙生在文章問了四個問題﹐曾博士只挑兩個來答﹐關鍵的第(2)同(4)題卻避而不答:

  • 「怫」的反切下字為【沸】﹐乃未韻止攝合口三等字﹐又點能擬成【ai】這個韻?
  • 曾博士表示「父沸切」的發音等同費姓之費﹐但現在費姓的讀音是【bei3】,讀音若【秘】而不是【bai3】﹐曾博士夾硬說成費姓讀【bai3】又所為何事?

我們再看曾博士對「怫」字的讀法有何解釋:

「怫,《廣韻》扶沸切,得出fai3音,而非陳凱文所說的fei3。古無輕唇音(f,v),只有重唇音(b,p),故怫古代當讀bai3,與「閉」同音,而粵語「怫㥜」的「怫」保留古音。」

他之所以將「扶沸切」切成【fai3】﹐因為現在我們口語將「沸」讀成【fai3】﹐反切上字取「扶」聲母【f】﹐反切下字取「沸」現代讀法的韻母【ai】﹐驟眼看來十分正路。問題是他如真讀過反切和韻攝﹐他便會知道﹐「怫」乃「止攝未韻合口三等字」﹐我之前提過曾博士卻視而不見。漢字中的「未韻」﹐顧名思義就是韻母跟「未」字發音一樣﹐需切成【-ei】。是故﹐反切下字的「沸」不能用現代的讀法來切﹐而是要以《廣韻》中「沸」的讀法來切﹐讀法是「方未切」﹐所以要用「方未切」切出來的【-ei】音﹐「扶沸切」切出來自然是【fei3】。由此可見﹐我們有理由相信﹐曾焯文博士很可能沒正式學過音韻學!


圖2﹕《廣韻》中「沸」的讀法為「方未切」﹐所以「沸」是反切下字時﹐自然也以此切出【-ei】音。

簡介「不規則音變」

由於《廣韻》的「扶沸切」應該切出【fei3】音﹐這便解釋了為何「菲」和「蜚」會在《廣韻》中被列為「怫」的同音字。不過大家或許會問﹕「為何現在大家會將「沸」﹑「怫」﹑「費」會讀成【fai3】呢﹖」這就牽涉到另一個聲韻學現象﹐曰「不規則音變」。(有關「不規則音變」﹐石見田兄在《解救正讀》曾有介紹﹐有興趣者可按連結進內閱讀﹐在此不贅。)

其實粵語韻母為【-ai】的字﹐主要來自蟹攝三四等字,例如「廢韻」﹐反切下字通常以「穢」﹑「廢」﹑「吠」﹑「肺」標示。然而﹐由於「不規則音變」﹐現代粵語中的止攝攝合口見、影二系﹐也會演變成【-ai】,如偉【wai5】﹑龜【gwai1】。至於非系,九成九都是變【fei】,如妃﹑肥﹑飛﹑菲等,唸【fai】只有以下數字:沸﹑芾﹑費﹑痱﹑昲﹑疿﹑怫。

若聲母存古﹐韻母可以不存古?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又會問:既然「怫」因為「不規則音變」﹐所以現在讀成【fai3】﹐那麼再配合「古無輕唇音」﹐不就是切出曾博士所說的【bai3】音嘛?為何我會說他有誤?

答案其實很簡單﹐「怫」﹑「費」和「沸」出現「不規則音變」﹐乃在宋代之後出現的現象﹐《廣韻》記載「沸」是「方未切」便是證明。至於「古無輕唇音」﹐是在宋代之前出現的現象﹐既然聲母保留了古音﹐韻母又出現「不規則音變」讀新音﹐這樣說得通嘛﹖

是故﹐如果「怫」聲母保留了古音﹐韻母也應該保留古音﹐例如費姓之費﹐聲母保留了「古無輕唇」的特點﹐加上「沸」中古音的【ei】﹐讀音自然是【bei3】而不是【bai3】了。況且若曾博士真要切回古音﹐聲調上也有問題﹐反切上字「扶」是濁音,切出來應該是陽去而不是陰去。換言之﹐他若要跟足古音來切﹐便應該切成【bei6】﹐讀若「鼻」。可見曾博士說「怫」的古音為【bai3】音﹐完全是不能成立的。

何謂「字根追音法」?

說完「怫」字﹐現在說個「㥜」字﹐曾博士說「粵語同古漢語中的w音及ng音在不少情況可以互通」﹐問題是為何會這樣呢﹖這又是甚麼音韻學原理呢﹖他基本上沒有解釋﹐更不要說有論文的論據支持。此外﹐鄙生在文中曾說過「㥜」乃云母字﹐而他在文中提到的魏﹑巍﹑崖﹑捱﹑涯﹐都是疑母字﹐疑母擬成【ng】當然是正常不過的事啦﹖關鍵是提不出一個云母字可以擬成【ng】或者零聲母的例子嘛﹖

及後﹐他在文中又提到一個甚麼「字根追音法」﹐更是令人莫名奇妙。所謂「字根」究竟是甚麼東西﹖是他自創的文字學概念嘛﹖形聲字的部首可分「形符」和「聲符」﹐哪有甚麼「字根」之說?

或許我們再退一步﹐同情地理解曾博士說的「字根」﹐其實即是等於「聲符」﹐然後又確實有些形聲字聲符一樣﹐但聲母有不同的例子﹐那又代表些甚麼呢﹖我們現在說的是「㥜」字嘛﹖他提出「字根追音法」﹐不是應該提出一個「字根」是「胃」但讀成【ngai】的例子嘛﹖如果他舉不出﹐之前說一大堆其他聲符一樣但聲母不同的例子﹐又有何用?

關鍵在於穿鑿附會

他在文中後段﹐開始不斷解釋所謂「粵音正字」的好處。先不說他硬要將「本字」說成「正字」有何問題﹐現在的問題根本不是粵語有否存有古音古字﹐而是曾博士為了證明粵語有否存古穿鑿附會。事實在在證明﹐他擬「怫」的古音是錯的﹐所謂「字根追音法」又沒「胃」讀成【ngai】音的例子。既然他壓根兒證明不了「怫㥜」是「閉翳」的本字﹐卻眼要說這是本字還是〔正寫」這豈不是造成粵語的語言生態混亂嘛?

至於用「經典書籍概無用例」否定一些替代字用法﹐也是說不過去的。首先﹐「閉翳」究竟是否替代字﹐根本說不準﹐可能是明清一代才出現的俗語。只是有些人為證明粵語存古﹐而硬要說「閉翳」另有本字。再說﹐現在很多潮語俗語也「經典書籍概無用例」﹐難道他又為了證明粵語存古﹐隨手拿本字典找個詞語來穿鑿附會一番嘛?

至於文章末段他那句「如果人人不學粵語正字,而寫別字,或胡亂自創新字」﹐除了打稻草人外﹐胡亂將不是「本字」當作別字﹐這也是說不通的。所謂「本字」﹐就是一個字本來的寫法﹐而文字的寫法是會隨歷史演變的﹐也會因通假而出現通假字﹐或因本字太少人用而用了替代字﹐當然也有消除歧義而造出派生字。難道曾博士打算將通假字﹑替代字﹑派生字全數都是別字嘛﹖

舉個例來說﹐他在文中提到的「渠」字是「佢」的本字﹐先假定此說為真﹐「佢」字的誕生﹐不就是為了避免「渠」字一詞多義﹐為了消歧義而另造一個形聲字嘛?難道這也可以叫別字嘛﹖如果派生字也可以叫別字的話﹐鄙生建議他所有派生字都不要用﹐「法」字不要用﹐因是減筆字﹐用回本字的「灋」;「你」字也是派生字﹐也不要用﹐本字是「尔」字。現在他一邊廂提倡某些本字為「正字」﹐其他派生字﹑通假字﹑替代字又照用無誤﹐豈不是自相矛盾乎?

結語

最重要的是﹐捍衛粵語﹐其實跟粵語有否存古﹑存多少古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我們要反對的﹐是政府為了推廣普通話﹐利用政府機器硬性強逼學生學習﹐因為這會破壞香港本來的語言生態。粵語是不少土生香港人的母語﹐難道它不存古便不需捍衛乎﹖至於曾博士強調粵語是「華夏嫡傳」﹐也是甚有問題的。廣府話是「華夏嫡傳」﹖同屬本土方言的圍頭話﹑客家話﹑蜑家話又是甚麼?

曾博士在文章結語中﹐批評鄙生「利用學術包裝,長篇大論,煞有介事,矇蔽青年」﹐鄙生也不客氣說句:「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究竟是誰為了構建所謂的本土論述﹐利用學術包裝﹐不惜剽竊抄襲﹑乃至穿鑿附會呢?看倌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