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見一段段悲天憫人的畫面,多是瘦骨如柴的非洲兒童配以一雙「我有說話未曾講,你這剎那在何方」的眼神,一個個製作認真叫人非流下眼淚不可的廣告,最終就是說每個月只需捐款$50元就可以改變他們的一生,這些相信都不是甚麼新鮮事,但不知是人愈大愈無情,還是人愈大愈看清世界,對於那些紀錄片式的畫面,已不再有任何感覺,我的愛心正式滑了牙。
以往看到那些片段,都會想幫他們一忙,用一杯咖啡的價錢幫他們打支防疫針、每個月食少餐飯令他們免卻飢餓之苦……但現在看到都不由得想起那些所謂慈善機構的「銷售手法」,甚麼救助XX會、XXX幼會,以分佣制度去「銷售愛心」,那當然出現捐款落入行政費局面;甚麼XX和平的捐款表格更只有每月捐多少而沒有一次性捐款選擇。
我不是說捐款沒有用、捐錢呃人、捐錢無益,可是,將慈善加入商業元素,就會令原本最無私的志願性助人活動失掉意義;當可憐悲慘的事被蒙上疑似詐騙的陰影,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萌生出看似沒人性但又有道理的想法,例如看見非洲兒童,就會心想:「世界上有咁多慘人,我又幫得幾多個呢?」、「子非魚……可能佢哋好知足呢。」、「我深表同情,但我日日做到隻狗咁夠慘啦。」、「與其幫三唔識七的非洲兒童,不如好好孝順父母先啦」……
愛心滑了牙,因為錢而滑了牙,卻可以用行動去將愛心重塑。金錢乃萬惡的根源,那為何要將惡捐出?我認為做義工才是真正將愛傳播的方法,因為做義工將心比心、親力親為、人與人之間真實地連接,愛心直接輸出,不怕被「落格」、不怕被虧空、更不怕被利用。
轉載自《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