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的學生真幸福,除了有十二年免費教育,有書簿車船上網費津貼之外,還有學童牙科保健。不過有一個大家可能已經遺忘了,但是每年一度(政府和學校認為)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衛生署的健康普查。
所謂的健康普查,正式名稱就是「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他們宣稱要「保障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使他們能夠在教育體系中得到最大的裨益及充分發揮潛能。」由於這服務自九五年起推行,所以幾乎所有九十後的學生,都遇過這個經歷。
健康普查範圍廣泛,多到真是嚇你一跳,除了最基本的度高磅重量血壓之外,還會查針卡查病歷,驗視力驗聽覺,有時會查脊柱,甚至青春期檢驗都有。
在以前的時候,醫生是會隔兩年查驗你的私人部位,如果醫生要求,你就算有多難受,都不得不除褲,解密一下。我就曾經在小學時試過一次,當然是由男醫生去查。不過到近年,就沒有隔兩年查驗的限制了。
那時除了要帶「兒童健康紀錄」,還要帶一本叫「我的成長路」(好似係)的小冊子。內裡有一系列格仔,要你依照情況打勾或者交叉。小學的時候,要每隔十天填一次,每年來健康普查時,就由醫生核對,之後就在右下角貼蘋果貼紙,有金銀銅三色,金蘋果即代表你「有最健康的生活」。
不過這本討厭的冊子,填的都是無聊的東西,除了要由小一填到中六中七之餘,問題又多又繁複。所以我們通常留待到來健康普查前一天,是是但但求求其其地剔滿整個表格就算數。
除了無聊的冊子,來到的時候也要聽沉悶的講座,內容都是要保持健康飲食、經常運動、遠離煙酒毒品、切勿沉迷上網等等,年年也是如此。另外,你還要填問卷,有超過半百條題目,令人眼花撩亂。
我每年都來到文化博物館附近的大圍診所進行普查,通常要呆等幾十分鐘。幸好當時有兩部電腦,給人玩學生健康相關遊戲,提供了唯一的娛樂。
我記得電腦採用Windows 9X系統,遊戲是中古時代的8-bit東西,顏色單薄之餘,還只能用鍵盤玩。雖然題材又是那些訊息,但是遊戲過程也是頗刺激。那時沒有智能電話的時代,人人也爭住去玩,結果要姑娘維持秩序,限制使用時間。到現在,人人都有智能電話,P&D和FB不離手,它們反而被冷落了。
就是這個健康普查太過無聊,本身到了中學以後就再無參加,但是學校還是強制申請參加,填不參加者要被學校追問詳細原因。我表格照填,但照樣不去,因為交完表格之後,學校就不理。
縱使這個普查很無聊,不過它確實有其存在價值,如果當時沒有普查,我就不知自己原來有近視,聽力也比其他人較脆弱,只是我們實在活得太健康,衣食豐足,體質上大致沒有問題而已。自從入了大學之後,已再不會接觸這個服務了;但對它的點點滴滴,卻仍會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