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carus
中國人的新年,特別講究。要大掃除,又要送舊迎新。
最不少得的,當然是買各種賀年食品填滿全盒。至於去哪裡買年貨最好呢?我認為就是街市了。自從超級市場的出現,我們很容易忽略街市的存在;在環境、營銷策略強調「信心保證」的比較下,超級市場成為大多數人的最終選擇。但說到辦年貨,要最齊全、最有特色的,其實只有街市。
新年的全盒除了有糖果、小吃外,更要有傳統食品糖蓮子、糖冬瓜、糖蓮藕等甜食。這些傳統食品,在平日一應俱全的超級市場裡,反而很難找到;畢竟這些都是比較傳統、地方性(中國/華人的新年)的應節食品。在一些屋邨街市裏,新年的前幾個星期,已經把貨品放在檔前,特別是一些平日賣小吃的士多,一到新年前夕便會改頭換面:零食放回舖頭內,而放在舖頭外頭的一定只有賀年食品,用膠箱和木板搭起,再把一袋袋賀年糖果放在上面擺賣。
街市的環境固然沒比超級市場的好,夏天時沒冷氣,又沒有整齊的貨架;但其實我們的選擇反而多了,每家每舖的貨品種類由老闆作主,這家沒有去下一家,這不就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有更多貨品選擇的應有權益嗎?今年新年在一月尾,整個一月份的街市早已經滿佈賀年貨品,他們把糖果倒進一個大膠袋,就沒有超市內賣的那種包裝精美的糖果,但份量卻任你決定,甚至可以配搭其他不同糖果,最後以重量計算。
有時辦年貨不可能在一家舖頭買完,因為總見到每間舖入的糖果都不同,就好像一些舊包裝的啫喱軟糖,先絕跡於超市,不可能找到,至於街市,亦不是間間都有,有時要走過問過幾家才可以找到買到,這一種大概就是那種自家商店的獨特性,進貨不同,舖頭擺位又不同,完全是由老闆自己構思,不但間間有特色,亦為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提供多一個選擇。
說到辦年貨,一月初到台北旅遊時,住的民宿就在舊區大稻埕,樓下原來就是辦年貨的地方,有店舖的亦有設在街道兩旁,露天的市集一樣的。這種模式其實就像香港最初的街市一樣,雖然很多到今日已經被安排遷到室內,但至少擺賣的格局仍然得以保存。就趁辦年貨的機會,讓我們好好走一趟街市,感受這種「很香港」的準備過年的感覺吧!
作者簡介:
九十後城市人,蕩遊城市,分享生活瑣事。
個人網誌:http://yiutszsin.tumbl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