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天在立法會信誓旦旦說,解決房屋問題決心不變。同日,發展局長陳茂波公佈政府土地儲備的數字,卻反映政府無力、無心、無法改善房屋問題。
現時住宅用地有70%為村屋主導的鄉村式發展,而住宅用地只僅餘三成(見圖一),只有953公頃,扣除非合適發展用途則餘下392公頃。波叔亦確認早前說法,村屋用地達1200公頃,可用達933公頃,為住宅用地的2倍以上。現在的土地規劃,揭示梁振英只希望解決原居民的房屋問題,卻無視一般市民的住屋需求,而不少丁權亦從原居民轉移到大地產手上,發成大型豪宅,間接助長地產霸權。村屋用地,亦大幅多於商業(不足1%)、休憩(20%)和政府用地(16%),難道全港城市發展由村屋主導(圖二)。再者,鄉村式發展的發展土地,適合作發展有78%(圖四),相反,住宅用地只有41%不可作發展(圖三),近六成為道路、人造斜坡等土地,為何土地質素有如此大的分別呢?
地產商主導市場
早前報導(5-7-2010, 經濟日報),五大地產的土地儲備達1279公頃,單是恆基已有392公頃,跟政府的土儲看齊,房屋政策難免受他們左右,政府只能仰其鼻息。政府一面向非原居民村打主意,力主發展新界東北,而無視地產商坐擁巨大土儲,尤其是農地,地產在新界囤積農地問題良久,只是現時囤地風險太低,缺乏懲處基制。
陳茂波公佈的數字無疑重重打老闆梁振英的一巴掌,也揭示香港一個存在已久的不公平問題。開發新土地的計劃下,又會否只傾斜原居民,用新界東北村民的家園,換取一楝楝的村屋,或是發展商一個個新的低密度豪宅呢?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