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於2010年1月6日運用其總編權力,罕有地以「明報記者張健波」為署名,於頭版加插力撐高鐵的新聞內容,並於社評力撐高鐵。然而其理據有嚴重的失實誤導成分,為免對社會輿論和公義造成傷害,阿東多番寫信給張總,希望他能夠予以糾正。
前兩封信的內容,見於: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635
回應《明報》張健波的高鐵錯誤理據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655
再度回應《明報》張健波(高鐵錯誤理據)
張健波總編輯的回信
第二次去信後,張總作了較詳盡的回覆,我並獲其慷慨應允公開刊登,特此鳴謝。他的回覆如下:
冠東:
〔1〕你傳來的資料,有部分我曾看過,例如:
一、「公共專業聯盟」反駁政府質疑影片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h9rNMh0mI8
高鐵專家組多方面回應政府否定高鐵錦上路可行方案 (Part 1,約5分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7q8NzDgJYY
高鐵專家組多方面回應政府否定高鐵錦上路可行方案 (Part 2,約7分鐘)
(雖然也有文字回覆,但我認為影片圖文並茂,才能更清楚地說明原委,而且那也不長,已非常精簡地道出問題核心。)
二、「公共專業聯盟」對「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回應:
http://betterrail4hk.wordpress.com/responsetohkie/
三、七十位學者在《明報》聯署反對高鐵
〔2〕我關心這宗新聞已有一段日子(是廖秀冬當局長的年代),
2009年Albert Lai 提出對政府的質疑一文,亦是刊登在明報觀點版,我們更在2009年9月21日撰寫社評(如下):
香港雖要高鐵 但勿不惜工本
連接廣州石壁與香港西九龍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下稱高鐵)近日再遇挑戰,包括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鐵路人流不足,效益成疑;高鐵造價可能會大幅升。高鐵肩負香港與內地全國高速鐵路網連接的重任,是一項具有「戰略價值」的基建投資,但政府必須詳細交代鐵路的人流及營運數據的計算辦法,否則,高鐵被指為大白象的質疑揮之不去。
港府在2008年宣布,將斥資395億港元興建港深廣高鐵,預計2016年每日客量將達9.9萬人。近日這項工程接連備受質疑,先有消息傳出工程造價因為建築材料漲價而升至630億元。有立法會議員更指政府就高鐵提供的資訊不足,質疑當中的人流計算是否準確,擔憂工程將淪為大白象,故表示暫時不支持工程。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上周四到立法會解畫,並說年底前會詳細交代高鐵的最新造價。
必須為公帑把好關
交代客量免淪為大白象
內地高速發展,不少中心城市的規劃,是在方圓1000平方公里範圍內,以高速公路和鐵路交通,打造1小時或3小時的經濟生活圈,如果香港不建高鐵,有礙與內地人流物流的交流融合。儘管香港需要高鐵,但絕非要不惜工本來興建。2008年港府公布高鐵香港段造價395億港元,如今造價急升,鄭汝樺雖然已「解畫」,承認當年估算是採用較低的估計,其後建築成本卻上升了50%,並說此乃環球趨勢,香港不能控制。但在經歷金融海嘯之後,經濟減速,通脹放緩,難怪公眾會質疑建築成本飛升50%的數據。政府有責任為公帑把好關,不容為了高鐵上馬,便讓建築成本不合理地大幅增加。
過去香港也曾出現大型基建被指高估使用率及被質疑為大白象。深港西部通道通車以來,使用率一直較預期低;也有研究指連接香港及深圳兩地機場的港深機場鐵路(現稱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使用率會甚低,營運上難以維持。前車可鑑,港府推銷興建高鐵時,估計每日客量9.9萬人次,但可信嗎?當局應該向公眾交代其計算方法。若數據清楚顯示高鐵營運有可為,公眾自會接受;假如鐵路造價急升至「天文數字」,而客量又過分高估,社會就要考慮其他方案。總之一切都要以客觀的數據為依歸,切忌不顧現實,以長官意志盲目行事。
〔3〕政府在2009年快將結束時,才比較積極回應外間的質疑,包括向立法會解說,所以,至12月的時候,我們認為政府的方案比較可取可信.
〔4〕儘管如此,我們對政府的解說未能有效地廣為傳播,覺得很可惜,
因為政府是在最近,才在報章刊登廣告,作出一些補救;但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像梁啟智那樣借助youtube,將信息散開.
高鐵的爭議發展到今天,是”三輸”:〔a〕政府失去爭取你這樣熱愛香港的一代的機會;〔b〕你們亦未能全面了解政府的版本;〔c〕高鐵工程未能順利開展.
希望政府能夠亡羊補牢,在public engagement方面有所改進.
冠東,再次多謝你的詳細電郵及分享你的看法.
祝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張健波
(時為2010/1/7 2332)
阿東第三次去信
出於禮貌也好,對他的回信內容有意見也好,我也是應該回信的,我的回信如下:
敬愛的張總: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和祝福,雖然看了您的信,是真心感到難過和失望的,令我呆了好半响……
您大概是表示知道我的看法,但除此之外其實沒有回應我的觀點。相反,您提到政府在2009年末才比較積極回應外間質疑,證明了那調研其實只有不足一個月時間,那多年調研和討論又從何說起呢?這種說法,就連九十後中較精明的也會覺得自相矛盾,感到不滿吧……
我想,其實您採取支持現方案的立場,大家也是要尊重的,只是那製造支持的方式很有問題,因為採用的理據有不盡不實之嫌,第一封信談了很多了。當中您的立場即使可能沒有錯誤,但方法值得商榷。
是以有些人看了當天《明報》的頭條和社評,都說「它早已不是我們心中所以為的那份明報了。」我不只是為高鐵可能不明不白獲通過一事感痛心,還為《明報》的報導給讀者帶來的傷痛感到痛心……我很想向總編告知這番讀者感受……我們做文字的,說理以外,也講感受吧。
政府最近確是鋪天蓋地去作回應,例如刊登廣告,可是他們所說的道理,還是有很多含混的地方,無法令人信服。
而到最後,為甚麼菜園村要全取,毗鄰在旁的石崗軍營卻不動秋毫?港英政府設了十多個軍營抗共,現在我們還有需要嗎?軍營內的空地也多的是呢。我想說,我很珍愛我們的泥土,包括香港的泥土;那也不屬於我們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只有泥土,尤其肥沃的泥土,才可種植,養活我們和後代,那才是最真實的,比錢更真實……尤其在全球環境越來越惡劣、糧荒水荒越來越可能的時候,環境保育已越來越迫切。我們都知道,菜園村是全港最肥沃的地方,匯聚三座高山流水,是香港的瑰寶,更難得是有人維護;我們又為何不可以有一種想像,在五十年後,菜園村仍然耕作,高鐵又順利運作?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智慧去創造這個成果嗎?
高鐵是使用一百年的,如果我們的調研和討論不足,為何不可再深化討論,以服公眾,卻要匆匆上馬?難道這段西九高鐵再遲三個月或半年落成,香港就會陸沉了嗎?這是不會的啦。相反,矛盾再加劇,才是不利香港的發展。(附件是李鵬飛和冼日明教授談深層次矛盾,也給您看看,您或有興趣))(後註:電郵附件可見: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39277638579)
最後想說,我深切明白到,要做公信第一報章的總編輯,那下筆的壓力真是很大……請您一定要好好保重啊。
東
附1:想問問您會否容許我把您的回信公開呢?那對討論事件有幫助。
附2:獨立媒體有另一人的批評,有興趣可看: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646
從明報張健波的高鐵投名狀說起
(時為2010/1/8 1306)
張總第三次回覆
No problem, please go ahead.
(時為2010/1/8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