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迷信報,沉迷至上癮的程度,不吃不眠不工作不社交也要把信報翻看翻看再翻看。點解我會變成咁?我也不清楚,只記得八年前開始,每天讀林行止和曹仁超都有很 high 的感覺;日子久了,單是讀這兩個專欄不夠 high,便發掘其他內容;後來漸漸發現,讀得愈多,high 得愈少。今天讀信報,high 的感覺瞬間即逝,但不知怎的,一股衝動佔據著我,要我繼續翻閱;如此,我便不能自控地把日常生活獻給信報。用官方的話語,我是一位「病態讀者」,或是一位「濫報成年」。普通人眼中,我是一團垃圾。
但是我不甘心,縱是垃圾,也要做一團有用的垃圾。我決心找出上癮的成因。
上癮的定義,是不顧壞後果地不斷做某件事。1954年,一隻在加拿大 McGill University 的老鼠,腦袋插著電極;老鼠按掣,電極便會通電刺激腦部。我心想,不要說腦袋,身體任何部份遭電擊都不是一件快事,這隻老鼠會按掣才奇怪。怎知,牠不只按掣,還要不斷的按,不吃不喝不能自拔的按,最終渴死[1]。這是 James Olds 和 Peter Milner 的經典實驗,他們發現不斷刺激腦中的 pleasure centre,便能令老鼠只顧「享樂」而忘其他。後來再經多年查証,科學家發現 high 的感覺其實是源自腦中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說得廣泛一點,多巴胺引致心境亢奮,驅使我們去做一些事,例如饑餓時見到食物,腦中的多巴胺濃度便會提升,驅使我們把食物放到口中;見到心儀的異性,甚或造愛時,腦中也有同類的化學反應,只是行動不同。
正常情況下,分泌出來的多巴胺會被神經細胞回收(reuptake)或被酵素分解,故亢奮不會維持太久。吸煙、喝酒、吸毒有點不同,這些物質會人為地提高多巴胺濃度,使用者遂得到持續的亢奮。每種物質影響神經的機制都不同,例如可卡因會阻止多巴胺的回收,保持多巴胺在高水平;海洛英和大麻會削弱抑制(dis-inhibit)多巴胺分泌的機制(不單只民主國家,腦袋也充滿「制衡」),亦即增加其分泌;煙和酒的機制較複雜,但增加多巴胺水平是一定的。每種藥品有其獨特性,例如可卡因是興奮劑,海洛英和大麻是鎮靜劑,酒會增加人的侵略性,但提升多巴胺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因此,那些「食壞腦」的藥品就是上癮的元兇?有點不對勁,high 跟上癮是兩回事,如果世上所有 high 過的人都成為癮君子,毒品不會是非法,因絕大多數人都要靠其過活,我上星期也說過,根據美國一個研究報告[2],曾使用酒和毒品的人當中,只有15%上癮;曾吸過煙的人當中,也只有32%上癮;high 跟上癮是兩回事。再者,病態賭博、病態購物、病態進食(洋稱分別是 compulsive gambling, shopping, eating)和我的病態讀報這些不牽涉藥物的上癮又怎樣解釋? high 只是起點,要上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繼續走之前,給讀者一個「警告」,本文不能完全解答「為何會上癮」這個問題,原因有二:一,這是包含社會、生理、心理、基因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只談生理;二,單是上癮的生理,科學家也未完全理解,可況是我。本文只能探視,解釋不能完全。
經典老鼠實驗之後43年,即1997年,在加拿大另一邊的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有另一個老鼠實驗[3],這次的老鼠不是獨守空房瘋狂按掣,而是一雄二雌輪流交歡。首先讓雄鼠跟第一隻雌性交配,正常來說,即使雌性完事後仍然在場,雄鼠也需要休息數天才有力再來。但三十分鐘後,另一雌性出現,雄鼠竟能一反常態再振雄風。雄鼠的多巴胺在第一次交配時處於高水平,符合亢奮的條件,完事後回落,儘管第一隻雌性仍然在場。當第二隻雌性出現,雄的多巴胺回升(縱使不如前一次的高)且再次交配,完事後多巴胺水平如預期般回落。
這實驗撮要了多巴胺的生理功能。多巴胺是對環境中新奇事物(novelty)的一個回應,提升我們對新奇事物的注意力和敏感度,從而促進學習。神經科學的詞彙裡,「學習」有特定意義,是指把某種外在刺激與行動連繫一起,例如饑餓時看見蘋果(刺激)→伸手拿蘋果(行動),嗅到第二隻雌鼠(刺激)→前行交媾(行動),看見綠燈(刺激)→過馬路(行動),看見信報二字(刺激)→閱讀(行動),看見針筒(刺激)→打可卡因(行動),看見便利店招牌(刺激)→買啤酒(行動)。多巴胺其實有兩個功能:第一,鞏固刺激與行動之間的連繫,好比畫箭咀(→),有些箭咀雖是與生俱來,但大部份箭咀是要「畫」的;第二,驅使我們實行箭咀的指示,注意這只是一個動力、衝動,最終實行與否還要視乎腦袋各部份的協調,對其他因素的衡量。正常腦袋的箭咀應該指向一些有利於生存和繁衍的行為,如以上吃蘋果、交媾、過馬路的例子,即使和生存沒有直接關係的買啤酒,我們也會適可而止(記著有驅使不一定有實行)。反之,上癮的腦袋首先是畫「錯」箭咀,再而明知有害卻抗拒不了衝動。上癮的腦袋是有病的腦袋。
每天吃 KFC 會有心臟病,每天吃可卡因會上癮。上癮是腦袋的慢性疾病,像心臟病一樣,需要長期吸毒方可成癮。成癮後的腦袋,也像有心臟病的心臟一樣,跟從前再不一樣。畫錯了的箭咀很難改正過來,失卻了的理性自控也很難回復舊觀,這就是很多癮君子即使成功戒毒也會故態復萌的底因。至於毒品如何導致這些永久損害,科學家仍在鑽研。
初期的多巴胺研究,把多巴胺認定為一種「獎勵」(reward),例如那隻老鼠是為了不斷得到多巴胺這個「獎勵」才會瘋狂按掣,癮君子是為了不斷製造 high(即腦中有高水平的多巴胺)才會不顧一切地吸毒。後來,多巴胺與學習的關係漸趨明顯,科學家開始認清多巴胺本身其實不是「獎勵」,而是「獎勵預期」(predictor of reward)。要體會兩者的分別,請回答以下兩個情況哪一個比較令你亢奮:上司告訴你升職那一刻,還是正式升職那一天?相信多數讀者會選擇前者。再來一條:運動場上帶頭衝線那一刻,還是金牌套在頸上那一刻?前者居多。升職和金牌是獎勵,收到通知和帶頭衝線只是「獎勵預期」,說得淺白一點是「獎勵承諾」。吸引我們的是獎勵,令我們興奮的是承諾。你不同意我的說法也不要緊,重點是承諾作為 motivation 已經綽綽有餘;既然多巴胺是「獎勵預期」,代表多巴胺絕對有能力 motivate,問題是多巴胺是否在適當時候 motivate 我們作適當的事。
我有點失落,原本想尋找上癮的成因,怎知科學家仍然一知半解。其實我已經算幸運,信報合法之餘只是六元一份,縱是上癮也不用偷偷摸摸到處張羅。病態讀報跟吸毒成癮其實沒有分別,大家都是腦袋有個錯箭咀,大家都是明知有害卻不能自控,大家都是不顧壞後果地不斷做某件事。社會上為求追逐金錢、權力、名譽而忽略家庭、健康的人多的是,他們也是不顧壞後果地不斷做某件事,嚴格來說,他們也是上癮。但是,他們可以大模厮樣地上他們的癮,因為世上大部份人都上了他們的癮。
(2009年7月15日信報副刊)
References:
[1] 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eptal area and other regions of rat brain.
James Olds, Peter Milner.
J comp physiol Psychol, 1954.
[2] Comparative Epidemiology of Dependence on Tobacco, Alcohol, Controlled Substances, and Inhalants: Basic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James C. Anthony, Lynn A. Warner, and Ronald C. Kessle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1994. Vol. 2, No. 3, 244-268. [Abstract]
[3] Dynamic Changes in Nucleus Accumbens Dopamine Efflux During the Coolidge Effect in Male Rats.
Dennis F. Fiorino, Ariane Coury, and Anthony G. Phillip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une 15, 1997, 17(12):4849–4855. [Full Text]
相關連結:
Mouse Party:很有趣的 animation 解釋各種藥品如何提升多巴胺水平。
How Drugs Affect Neurotransmitters:較深入地解釋各種藥品如何提升多巴胺水平。
A New State of Mind:多巴胺於社交的功能。
以下五篇論文從神經學角度說明上癮是什麼一回事,現今的學報愈來愈 accessible,很多從前要付錢的文章現在都可自由取閱。個人推薦第一和第五份。
Drug addiction: the neurobiology of behaviour gone awry.
Nora D. Volkow and Ting-Kai Li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4(5), 963-970. [Abstract]
Addiction and its brain science.
Rainer Spanagel and Markus Heilig
Addiction. December 2005. 100(12):1813-1822. [Abstract][PDF]
Brain Reward Circuitry: Insights from Unsensed Incentives.
Roy A. Wise
Neuron, October 10, 2002. Vol. 36, 229–240. [Abstract][PDF]
The addicted human brain: insights from imaging studies.
Nora D. Volkow, Joanna S. Fowler, and Gene-Jack Wang
J Clin Invest. 2003 May 15; 111(10): 1444–1451. [Full Text]
The Neural Basis of Addiction: A Pathology of Motivation and Choice.
Peter W. Kalivas, and Nora D. Volkow.
Am J Psychiatry, August 2005. 162:1403-1413. [Full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