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貨櫃碼頭跌出十大 付貨人委員會:地緣政治緊張、港商生產線轉東南亞

香港貨櫃碼頭跌出十大 付貨人委員會:地緣政治緊張、港商生產線轉東南亞

(獨媒報導)法國航運顧問公司Alphaliner公布2023年全球貨櫃碼頭排名,香港首次跌出十大,吞吐量按年下跌13.7%至1,440.1萬個標準箱,以7.2萬個標準箱之差不敵阿聯酋的杜拜排名第11。本港碼頭的吞吐量亦是連續第七年下跌,較2017年的2,077萬個標準箱下跌三成。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在港台節目指,特朗普在2016年出任美國總統後,中美地緣政治影響港商的供應鏈,不少生產線轉到東南亞,影響本港出口。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今早在港台節目指,自從上一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上任後,地緣政治情況影響港商在南中國的供應鏈,廠家被買家告知「最好唔好係中國生產喇」,故轉到東南亞增加生產線。他又提到,近年連原材料生產亦從中國轉移離開到東南亞,令本港轉口貿易受衝擊。

被問到內地及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仍有上升,林宣武指本港廠商生產線主要在大灣區,過往因內地碼頭及海關制度發展未成熟,故利用本港港口出口,惟經歷多年發展、加上內地的供應鏈加碼頭的規劃下,貨物轉為利用內地港口出口。

林宣武重申本港仍有優勢,包括是高附加產值的船隊管理中心,而本港屬自由港,亦便利轉接陸路及空運。同屬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早前曾提到,航運聯盟中的船公司逐漸撤離香港,林宣武指該些船隊仍保持在南中國,而本港仍是便利的中轉站,清關速度亦比內地快。

不過林宣武亦承認,政治環境困難及複雜,「痛心」未來10年中美關係只會愈來愈惡劣,本港需繼續在國際舞台發聲,並把握好本港仍有的優勢。

Alphaliner公布的排名中,首位為上海的4915.8萬個標準箱,其次是新加坡、寧波/舟山港、青島、深圳、廣州、韓國釜山、天津、美國洛杉磯長灘港及阿聯酋杜拜,本港最新數據只有1440.1萬標準箱。本港曾連續11年排名第一,其後中國港口興起後逐年下跌,去年貨運量大減13.7%而跌出十大,相較2019年更大跌21.3%,該年處理的標準箱仍有1830.3萬個。

運物局:不同機構有不同排名方法

運輸及物流局曾在facebook發帖回應,Alphaliner屬私人機構,在編制排名上不同機構各有差異,指該排名將洛杉磯港及長灘港合併為一個港口計算,令其排名高於香港。局方料如以另一機構Lloyd’s List的計算方法,本港2023年將排名第10。

局方又重申,本港港口實力綜合而全面,不應單以吞吐量量度。指根據《2023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本港排名第四;引述上海航運交易所資料指遠洋貨櫃船在港平均停留時間為0.95日,低於前20大港口平均的1.85日,反映高效處理能力;本港船舶註冊以總噸位計全球排行第四位等。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則在facebook獻計,倡發展低空經濟港口,指本港港口業務已被鄰近地區「分流」,認為窮則變,變則通,將部分貨運碼頭改變成為大灣區低空經濟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