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巴士路線計劃雙贏可以嗎?

巴士路線計劃雙贏可以嗎?

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日前否決多項本年度巴士路線計劃的建議。網上風評一般,認為既然南區小巴獨大,巴士客源大量流失至港鐵,做法只會雙輸。

當然,巴士路線計劃在行政主導下,區議會能做的不多,不過在此困境下,各區議員可以盡力尋找出路。筆者個人立場是不應反對合理的減班削線,或是主動提出一些交換方案,尋求雙方得益。

先談談巴士路線計劃中涉及的方案。

40(華富北至灣仔北)同40M(華富北至政府總部)一直是城巴想改線的對象,曾提出40單向服務等等修改,是西港島線通車後削線減班的重點。今年度40M改回往灣仔北,西行重新行經軒尼詩道,雖則話班次不變,亦獲區議會通過,但相信未來會透過削班指引,自行與運輸署商討與兩線一同減班,最終達致各自開30分鐘一班的計劃。

南區如果想救線,可能要考慮把兩線或其中一線停山道,方便轉乘港鐵港大站,不過這又會影響4(華富南至中環)、4X(華富南至中環)、37B(置富花園至中環)及37X(置富花園至中環)等等其他路線的客量了。

592(海怡半島至銅鑼灣)鴨脷洲邨特別班次,目測客量確是非常不佳,又經常與海怡半島開出的班次重疊,合併至主線合理,不過日後都難免因整體載客率不足被削減。

X970(海怡半島至長沙灣)方面,開線以來客量一直一般,今次建議改經奧運站,屬「南區交通」倡議方案,值得肯定,相信都有助增加客源,不過到達大角咀的時間不過八時許,略為過早。

75(深灣至中環)及97(利東至中環)早上改經告士打道方便回車,是另一個獲區議會通過的方案。不過此舉只屬小止血,需盡快解決黃竹坑及利東邨兩處共四線分別前往中環及銅鑼灣,各線客量偏少兼班次疏落的問題。

筆者傾向是將75縮減服務為只是早上繁忙時間往中環,保留72A(深灣至銅鑼灣)並至少維持20分鐘一班,讓此線乘客可轉乘香隧其他路線。97在此方案下,可考慮採用107(華貴至九龍灣)走線,行經南朗山道替代部分75服務。同樣客量偏少的96(利東至銅鑼灣),亦可考慮延長至勵德邨,略為增加尾段客量之餘,亦可騰空摩頓臺巴士總站空間,對巴士公司有利的是,可以為本年度計劃中削減23B班次開路。

91的建議則為離譜,將路線縮至上環港澳碼頭,失去重要的上環中環中心一帶重要客源,等同殺線。

這項建議,其實必須與4及71(黃竹坑至中環)一併考慮。目前此三線連同90B(海怡半島至金鐘)、4X、7(石排灣至中環)及30X(數碼港至中環)(不計91早上分拆的94及只有一班的71P),在香港仔及華富一帶共有七條路線使用薄扶林道往中區,返回南區方向則再加上970(數碼港至蘇屋)、970X(香港仔至長沙灣)及973(赤柱至尖沙咀)「競爭」。其實必需有一定程度的重組。

筆者早前的建議是71改往堅尼地城,補回薄扶林道巴士服務往此區的空缺。至於其他路線如需重組,筆者則傾向是將4X縮減為繁忙時間服務,往南區方向如30X般在薄扶林道只停大站,非繁忙時間則將4的班次加密,解決目前兩線假聯合班次問題。由於往華富邨在薄扶林道有970回程幫忙,影響較少。

華富邨重建在即,未來在華富北的新公屋,將更傾向使用途經外圍的30X往中區,4及4X重組難免,不如及早進行。餘下的7及91(鴨脷洲邨至中環),則應配合好聯合班次,避免兩線同時到站,以平均客量。

590(海怡半島至中環)方面,在疫情、經濟不景及乘客傾向使用鐵路下,即便是70的客量都有所下降,取消路線亦屬合理。至於43M(田灣至石塘咀),假若以卑路乍灣為總站改為循環線,避免兩次進入華貴,確是有助路線營運,但削至30分鐘則屬太過。

94A(利東邨至華富中)變為學校路線,筆者不特別反對,始終客量非常依靠學生,但下午四點半尾班車則過早。替代的建議亦不足夠,筆者建議41A(華富中至北角)需設立華富邨往香港仔雙向分段,並在94A不提供服務的時間,將41A往華富邨方向繞經香港仔中心,才算是有較合適的替代。

筆者不熟悉赤柱一帶的路線,難以評論,但各條往中區路線走線繁多,亦確有整合空間。

南區其實尚有其他可以雙贏的方案,遺憾運輸署及巴士公司沒有提出。例如安排107部分早上開出班次不經土瓜灣及九龍城,直達九龍灣商貿區;70(華貴至中環)早上增加由華貴邨開出的班次,減少香港仔特別班次;70A(中環至香港仔)將總站置於石排灣;970增設特別班次,早上南行在薄扶林道只停大站及不經華富、下午則由數碼港開出不經華富及經山道天橋;調整4、4X、42(華富南至北角碼頭)及72(華貴至銅鑼灣)班次,增加33X(數碼港至西灣河)及77X(華貴至西灣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