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樓 ● 番食野先講系列之四】阿和:寧賣樓轉租,不願降低生活質素

【樓 ● 番食野先講系列之四】阿和:寧賣樓轉租,不願降低生活質素

嘉湖山莊一直是上車盤熱門地點,當然,上車價隨時日轉變,阿和2007年底的上車價不足100萬,現在已是200萬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系列文章訪問,到了最後。訪問了長期業主、長期租客和先租後買的朋友。阿和是個特別例子。他曾經買樓,但現在租樓,一反主流市民追求置業的步伐。他和太太更認為買樓降低生活質素。

阿和:寧賣樓轉租,不願降低生活質素

地點:尖沙咀Snoopy餐廳,找個令人暢快的對談地方,這是個好選擇。

父母影響,結婚要置業
他是為結婚而置業的,是天水圍嘉湖銀座。這決定是受父母影響,大概是傳統觀念,自言沒有細心思考。他考慮是地方,即是要靠近父母住處。當然,天水圍樓價低,十分適合首次置業。那時是2007年底,他26歲,翌年結緍。

令我吃驚的,是他一次過購買,不用銀行按揭:「是私人單位,80多萬元,實用面積500多呎。我17歲開始工作,半工讀,以前教鋼琴,當時只顧不斷儲蓄,沒有特定用途,只是剛巧置業時,只欠10多萬樓價,不適合做按揭,加上家人不主張問銀行借款,於是家人借了錢給我,連同積蓄買樓。」他補充,如果要做按揭的話,他未必會買樓,因為首幾年供利息,不划算。

查一下美聯樓價成交紀錄,在2007年至2008年底,同屋苑的同類單位,百萬元樓盤,絕非罕有。機會一瞬即逝,現在入場價也要200萬以上了。《明報》上月中也有類似統計,在2007年底,有54%的住宅成交少於200萬元,其中百萬元盤佔17%,到了2012年底,只有13.2%的成交少於200萬元,百萬元盤只有1,010宗,僅佔1.2%。

100milliontrend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首半年200萬元以下的單位成交宗數,只有1,880宗,佔同期整體成交的7.8%,為近10年新低。圖片來源:《明報》

兩年多後,兩口子賣樓,主要原因是太太不大滿意鑽石型客廳,難以放置傢俬,想定期換居所,又希望可以住遠一點老爺奶奶的家。夫婦現住在天水圍另一私人屋苑。他們沒有打算生小孩,租樓方便兩人定期搬居所,轉換新環境。

客觀來說,賣樓是個不錯的決定。阿和夫婦以市價170萬賣出,賬面賺了一倍。租樓是兩個人的決定。部份賣樓多賺的錢,連同早前借下的,也交給父母。

我之前跟幾位置了業的朋友討論,他們也沒有打算賣樓,莫論轉為租樓,因為賣了屋就買不回。阿和明白此憂慮,他指這兩年樓價升幅太過份,如果不賣樓,或者賣樓後再買樓,現在賺得更多。但他認為,如果看遠一點,事情可能不一樣,他不相信樓價只有長升:「那好像買大小,然後等十年才揭盅。」他也給父母信心:「我解釋給父母,只要有200萬元,就足夠租20多年。父母看到我們賣樓沒有損失,生活又改善了,相信這決定沒有錯誤。」而且,如果手上有樓,他們一定會掙扎應否賣樓,徒添煩惱。

租樓省卻煩惱,買樓降低生活質素
這些煩惱是甚麼?阿和解釋:「買了樓,要面對一籃子問題,加息、通脹、裝修要花錢,這要降低生活質素。如果我變賣了,那筆錢可以解決一籃子問題。租樓最大的問題是業主發難和加租。我們可以租小一點單位,租便宜一點,搬遠市區一點,或者找居屋,跟業主吵架就搬,有一籃子因素調適。」供樓對生活造成的負擔和壓力,是社會主流意見

「馴服」業主
想法有點簡單,這也許跟他夫婦找到個好業主有關。租住的單位建築面積600多呎,實用500多呎,月租6,500元,而且是第二張租約,明顯低於市價(中原數據指現時至少要8,300元)。阿和知道去年續約時,市值月租大概7,000元,但他跟業主說,他倆是好租客,準時交租,而且尋找新租客需要時間,納空租損失的是業主。他又得知業主依靠租客供按揭。形勢似乎租客佔上鋒。

現時租金佔夫婦總收入不足20%,低於元朗區中位數23.7%及全港中位數25.7%。他說近來有想過轉換居所,但原因卻是屋苑私家車泊位費太貴,每月要2,200元,「九龍一些屋苑的車位也是差不多價錢。」

需要流動資金
上一段說過,賣樓套現的一個好處,是手上多了一筆錢,這是固定資產得不到的。阿和不願把收入也放在單位,而且除非很有錢,否則經常買賣單位,只會損失交易費。阿和情願做其他投資,例如人民幣存款及基金。租金少一點,兩口子可以有多點資金給家用和旅行。

後記:「其實,天水圍不是這麼偏僻」
阿和的例子,我相信是少數。他身邊就有男性朋友訴苦,其女朋友和家人要男友置業才結婚。「前陣子朋友帶女朋友來天水圍看樓,結果女方不喜歡離市區太遠。其實男生沒有能力在市區付首期的。」阿和雖然有私家車,但只在來往新界才使用,「搭巴士或者西鐵,到尖沙咀和金鐘也只需50分鐘,我不明白為何一定要住市區,天水圍不是這麼偏僻。可能我有點bias。」

movingmap
蔡志厚(Thickest)早前建立了「草原地圖」後,近來又弄了個地圖作品「年年月月日日」,記錄香港人的搬屋路線。分享的人數有29位,似乎在他們的生命史中,較多在沙田和港九市區居住過,可能是元朗天水圍新市鎮較晚起步吧,期待更多人分享在那兒居住的經歷。(圖片來源:年年月月日日/Google地圖)

關於房屋的討論,一般只流於政策,缺少了房屋如何跟人的生命歷程如何交織,於是我找了五位朋友深入訪談。他們有一定經濟能力,能夠選擇租樓或者置業,但因為一堆很複雜的原因,決定租或者置。預計每次訪問要做至少一小時。我約他們邊吃邊談,結果超額完成,最長的聊了兩小時,所以想出了【樓。番食野先講系列】這個題目。思緒之複雜,恐怕只有愛情故事才能等量。

系列文章:
【樓 ● 番食野先講系列之一】史兄:不做樓奴,租樓方便上班
【樓 ● 番食野先講系列之二】Wesley、Carlos:沒有首期資助,今天仍在租樓
【樓 ● 番食野先講系列之三】謝冠東:不入市就入不了市 股票積蓄支持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