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編輯室週記:面對國家機器

編輯室週記:面對國家機器

站在德輔道中的十字路口,看著一排警察從雪廠街迎面衝過來,剎那間只感到一片愕然。在場的示威者大概都有被抬離場的心理準備,但相信不會想到這麼快(當時佔據了路口還不到20分鐘),而且竟以這種完全不必要的衝擊揭開序幕。不錯,是衝擊。相對於過往示威者只是嘗試跨過鐵馬或移開鐵馬,那種被官方論述和主流媒體繪聲繪影小題大做的「衝擊」,這次絕對是名副其實童叟無欺的衝擊,不必加引號。我們沒有鐵馬也沒有任何障礙物,要扯散脆弱的人鏈用手拉開已經足夠,毫無必要採用這種雷霆手段。是覺得被耍了,所以報復?還是刻意的震懾,警告我們不要再嘗試這種會打亂警方部署,隨時轉移陣地的堵路行動?他們大聲呼喝,踏步撞向示威者的人鏈,前方的朋友應聲倒地,我急忙上前攔阻。倒在地上糾纏其間,眼前一米處忽然有液體撲面射來,正中前額濺入雙眼和鼻。直至被同伴拖離火線後,我才真正感覺到雙眼劇痛和呼吸困難。再睜開眼的時候,已是在救護車上。

[……]

讓我們把時間撥前兩週。在財政預算公佈之前,友儕間談論的仍是交通津貼的問題,沒想到一份乏善可陳的預算案,竟會承接了交通津貼的反對聲音,掀起更激烈的民意反彈。一如(由本網與網台聯盟合辦的)午間討論會的嘉賓所指,預算案欠缺制度上的改革,老調重彈的「紓困」措施也對基層沒有太大幫助。在諸項建議之中,再次注資強積金尤其惹來排山倒海的惡評。在諸種異議聲音中,教協張文光倒是別具一格,竟呼籲十八萬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公務員和教師,上街發動「紫荊花革命」爭取同等待遇。有教協會員建言不要爭取六千元,不知道教協最後有沒有回應?然後就是特首曾蔭權所謂被「撞傷」的事件,政府慣例譴責所謂示威暴力,中聯辦更表示這次事件是挑戰政權的行為。可惜,或者是被「撞傷」的片段太清楚,或者是曾蔭權政府太不得人心,民意並沒有倒向政府一方,誰才是暴力的源頭反而愈來愈明顯。為了平息民憤,又或者是避免與內地的茉莉花革命連成一氣,財政司曾俊華竟然破天荒宣佈直接派錢$6000再退稅$6000。曾司長不久前表示退稅會刺激通脹的說話言猶在耳,卻在一日之間通通成為笑話。新預算案嘗試以短期措施安撫大眾,長遠政策和重大改革卻依舊欠奉。不少市民的確為$6000而欣喜,但同樣也有市民指出$6000背後犧牲的種種。不過無論是否支持派錢,也許大家都會認同,這個政府已經威信全無。

民怨沸騰,雖派$6000而不能止。不同民間團體和政黨發起反對預算案的遊行,但當日的焦點卻在各大政黨遊行結束後才真正出現。宣稱發動「紫荊花革命」的民主黨固然沒有蹤影,號稱人民力量的人馬也宣佈「和平散去」堵路行動由百餘名示威者和社民連成員自發形成,最終警方出動胡椒噴霧暴力清場,大規模拘捕示威者共113人,創下主權移交以來拘捕本地示威者的紀錄。事件過後,政府一如以往宣稱警方已盡量刻制及使用最低武力,至於8歲小孩受傷,則是因為其母殘忍地把自己的兒子用作「抗辯鬥爭的武器」,一切責任與警方無關。部份主流媒體也十分合作,將譴責受害人(victim blaming)的邏輯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這通常透過所謂客觀中立的平衡輿論來實現,例如今日明報論壇版刊出的「佚名讀者來涵」,便完美示範了如何以重覆充滿偏見的廢話來製造偽對話,以拖低公共辯論水平的方法來維持事件的「爭議」。面對如此政府如此媒體,難怪本網心戈要作失眠思考之一之二

要面對國家機器的不只是街頭示威者,還包括菜園村的村民和巡守隊。過去數星期,除了由港鐵保安和警察負責三不五時的收地圍路,村民還要忍受從早到晚的打樁機噪音,兩位巡守隊隊員更以刑毀為名被拘捕。尤為可恥的是,政府往往以保安為負責收地的前線人員,外判暴力,將原屬底層工人的保安推到同屬被壓迫者的對立面。國家機器一邊施暴一邊大喊冷靜小心,被推撞或摔跌的人在主流媒體反而成為了活該如此的挑釁者,相同的語言伎倆,相同的媒體操作,無論在菜園村還是中環同樣可見

[……]

從救護車下來時,警方已收窄了包圍網,準備逐一拘捕仍在十字路口的示威者。友人說,這是好事,只有親身體驗國家機器赤裸裸的暴力,我們才能明白一些,從書本報刊中領略不到的事情。相對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國家機器,我們是如此脆弱無力;相對於躲在國家機器背後的政商特權階級,我們又是如此堅韌和頑強。國家機器愈來愈強硬,愈是說明政權的統治合法性陷於危機,既有的意識形態漸漸失效,因此需要以最後的手段來維持統治穩定。今次堵路行動使「和平理性」論述再次裂開了更大的縫隙。這道縫隙只會變大不會變小,因為我們已經愈來愈明白,按照統治者訂下的規則,和平理性表達意見,不過是順從既有的體制秩序,不可能帶來真正改變。身體傷害或法律起訴,只會令行動者愈加堅定,愈能承受對抗性更高的行動。國家機器的暴力是統治者的工具,也是人民覺醒的催化劑。我們從十字路口被抬離場,但我們還在十字路口。冬去春來,一切還是剛剛開始。